pod.link/1625856906
pod.link copied!
不明白播客
不明白播客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当下中国最有趣的谈话都是在私下进行的。《不明白播客》希望把有趣的谈话分享给世界各地的中文听众,在这个黑暗、混乱的时代发出一点光亮和温度。这个播客是几位专业新闻记者联合发起的个人项目,不代表我们供职的机构。取名不明白是因为在这个魔幻的国度有太多不符合常理值得探究的事情。我们希望每周能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不设限制的讨论。欢迎收听、订阅和分享。

Listen now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Overcast
Podcast Addict
Pocket Casts
Castbox
Podbean
iHeartRadio
Player FM
Podcast Republic
Castro
RSS

Episodes

歪脑主编与VOA记者:未完成的报道

2025年3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美国之音(VOA)与自由亚洲电台(RFA)停摆、裁员,众多记者骤然失业。这是“不明白播客”系列节目《我与敌台的故事》的第三期。前两期中,许成钢教授和四位年轻人讲述了这些“敌台”如何影响了他们的职业与人生。 这一期,我们请来《歪脑》主编Alex和为美国之音撰稿的香港记者Kris郑乐捷,回顾这场危机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个人与团队。他们谈到了未完成的纪录片、被中止的专题、被迫暂停的合作,也谈到了新闻作为一种“召唤”而非“选择”的职业感。 节目也试图回应一些更大的问题:依靠国会拨款的新闻机构,真的能保持独立性吗?对于一些仍愿意用中文写作、记录、报道的年轻记者来说,还有没有继续写下去的空间? 时间轴: 01:42 这是一场“有准备、但仍然比想象快很多”的停摆 03:17 两天前编辑还在说“继续努力工作啊”,两天后所有人都行政休假 08:00 “每天都在给大家打电话,然后说对不起” 10:43 《歪脑》的记者们是谁,他们为什么愿意冒险为《歪脑》工作 12:39 从香港到英国,一个记者的迁徙路径 16:27 《歪脑》为什么成立,它回应什么样的时代问题?... more

12 Apr 2025 · 47 minutes
黄亚生:川普的关税大棒下世界将走向何方?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广泛的关税政策,几乎波及全球所有国家和经济体(连南极附近无人岛上的企鹅都未能幸免),对中国的关税被提高了34%。全球股市应声大跌。 新一轮贸易战正在迅速升级。作为回应,中国宣布自4月10日起,对所有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34%。川普随即要求中国撤销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否则将从8日开始面临50%的额外关税。增加的关税将使川普上任以来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总关税达到104% 。 关税听起来遥远又抽象,但它的后果实实在在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本期节目邀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黄亚生教授来谈谈:他为什么说川普的关税政策是一场经济领域的“珍珠港”事件?打着“重振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旗号出台的关税政策,真的能帮川普实现他的经济雄心吗?这项政策会如何破坏全球贸易体系?面对美国的施压,欧洲和中国应如何应对?在新的关税压力之下,中国的出口贸易将走向何方?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自己的损失?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2:30 川普的对等关税理论,相当于“你在餐馆吃了一盘菜,就必须再卖给餐馆一盘菜” 03:47 为什...

08 Apr 2025 · 1 hour, 29 minutes
那些偷听“敌台”的年轻人

本周,不明白播客继续播出“我与敌台的故事”系列第二期,对话四位年轻听众。TA们之中,有人在一年前依旧认为中国是个民主国家,有人需要收听“敌台”监测舆情,有人则成长在“反贼”家庭,六七岁已经开始听“敌台”...... 和上一期节目中的许成钢教授得自学无线电技术才能收听“敌台”不同,这一代年轻人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只是“防火墙”依然存在。在高墙之下,TA们如何接触到境外媒体?又如何处理这些和主流声音不一样的信息?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的新闻如何影响了TA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这两家媒体逐渐停运的现实,TA们还能依靠什么渠道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4-text 时间轴: 02:30 John:用自带翻墙的浏览器看美国之音 04:06 BBC如何颠覆中共官媒叙事? 08:16 学校里不把翻墙看外媒当作禁忌的年代 10:58 “先把网线拔了,先把钱断了”,然后呢? 15:01 Charlotte:无法政治出柜,生活无比孤独 21:19 老公为什么不让她听美国之音? 25:38... more

01 Apr 2025 · 49 minutes
许成钢:美国之音对铁幕背后的人意味着什么?

3月中旬,美国总统川普签署一项新的行政命令,受此影响,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开始停运或减员。据统计,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每周覆盖的听众数量,分别是3.6 亿人和6800万人。长期以来,这两家媒体向包括中国在内众多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国家或地区播送新闻。 人们为什么要听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这些“敌台”?美国之音们究竟都影响了哪些人?它们的停播又意味着什么?不明白播客将在这两周推出三期系列播客“我与敌台的故事”,分别邀请许成钢教授、四位年轻听众、《歪脑》主编Alex和为美国之音工作的撰稿人郑乐捷一同分享TA们的经历。 这一期节目,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许成钢教授,讲述了他从15岁开始自制收音机听敌台的故事:他如何在黑龙江冰天雪地的农场里想方设法收听敌台?敌台们如何影响和启蒙了他?美国之音的记者又是如何避开警察采访他的父亲?以及美国之音这些敌台,对于铁幕背后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3-text 时间轴: 01:54 第一次收听敌台后母亲的严厉警告 06:41 在农场公放各国敌台的音乐,“农民都不在乎” 10:40...

28 Mar 2025 · 50 minutes
张洁平、Ian Johnson: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

过去两个月,无论身处美国、欧洲、台湾还是中国,没有人会对川普新政无动于衷。川普政府决定撤回对外援助,解散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导致众多人权组织都面临关停的风险,最近川普政府还停掉了对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电台的资助。这一系列举动,都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公民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上周末,不明白播客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一场线下活动中,袁莉与张洁平、Ian Johnson就以“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为主题,一起讨论了:美国的对外援助如何影响公民社会的建设?在这样的时刻,公民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在海外参与公民运动可以帮助改变中国吗?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嘉宾张洁平是端传媒的创始主编,先后创办了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与讨论平台Matters以及独立书店「飞地」,这家中文书店已经开到了泰国、荷兰;Ian Johnson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他创办了「中国民间档案馆」——一个收录了众多有关中国政治运动和个人命运的文件、档案、书、杂志和纪录片的网站。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2-text 时间轴: 03:29 川普新政对嘉宾们有什么影响? 07...

22 Mar 2025 · 50 minutes
裴敏欣:习近平反腐为何越反越腐?

中纪委2025年2月底发布的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有214.8万人被批评教育、处分、追究刑责,比上一年增加超过40万,立案人数、中管干部处理与行贿案件等数据均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份报告?数字的上升是否说明习近平反腐“越反越腐”?从肃清政敌到开始清洗亲信,习近平反腐为什么停不下来?“妄议中央”“私自阅读违禁出版物”等罪名的背后说明了哪些问题? 本期节目嘉宾是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裴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专制政权与威权体制的转型,他刚刚发表了一篇英文论文,题目是《从肃清到管控:习近平反腐的近期转向》。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1-text 时间轴: 00:53 习近平上台之后反腐越反越多吗? 06:50 习近平为什么要在8年内三次修改党纪? 10:05 反腐是政治清洗吗? 16:30 中共的官员为什么爱搞迷信? 21:41 反腐宣传为何要妖魔化腐败官员? 26:57 究竟有多少官员被送进了监狱?... more

14 Mar 2025 · 41 minutes
李思磐、范文欣: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媒体?

在中国,媒体缺位已是常态,“新闻已死”成为现实,主流媒体要么遵循“党媒姓党”,要么被公众视为“谣媒”;在美国,川普称机构媒体是“Fake News”,部分公众丧失对媒体的信任,而社交媒体上,有权有势的人成为不实消息的策源地。公众该如何面对这个后真相时代?机构媒体何去何从? 本期节目找来两位资深记者讨论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媒体?李思磐曾在《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任调查记者,现在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范文欣曾在新华社、《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与和《华尔街日报》工作,现在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兼职讲师。两位嘉宾具体讨论的问题包括:媒体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新闻?记者是在吃“人血馒头”吗?社交媒体和机构媒体的区别是什么?合格的新闻产品应该遵循哪些准则?中国的新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0-text 时间轴: 02:04 如何看待对主流媒体的污名化? 06:24 媒体为何总是报道负面新闻? 13:54 记者是在吃‘人血馒头’吗? 18:41 公众为什么不再愿意接受采访? 22:56 今天媒体报道面临一个怎样的环境...

09 Mar 2025 · 1 hour, 9 minutes
刘宗坤:如何应对川普制造的政治焦虑?

川普上任两个多月,从关税战、出生公民权、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甚至到纽约的拥堵收费......行政命令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几乎占满媒体的版面。同时,他在对待欧洲盟友与乌克兰的态度也与以往截然不同,上周川普与泽连斯基的会面最终不欢而散,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注定将会记入历史的时刻。 在这个动荡的历史关头,不少学者的评论尤其悲观。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千帆教授发表了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美利坚沦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其中写到,“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美国法治、民主乃至自由的丧钟即将敲响。”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美国将不复存在》。他说,“美国一直以来赖以捍卫的那些基石价值观、盟友关系以及真理,如今都已岌岌可危——或者说可以用来买卖。” 我们需要为今天美国的现状感到焦虑乃至绝望吗?川普眼花缭乱的行政命令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看待自由派的川普支持者?美国的民主故事还能讲下去吗?本期嘉宾刘宗坤是退休律师、作家和旅行家,他移民美国已经超过十年,如今住在德州。本期节目中,他从美国的法律、政府体系设定和民主传统各个方面考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川普制造...

04 Mar 2025 · 58 minutes
张伦:欧洲将如何应对特朗普?

周一联合国大会针对乌克兰问题草案两次投票中,美国抛弃了长期盟友欧洲,与俄罗斯站在一起投票。这是欧洲与美国裂痕的升级。此前,川普与普京通话,计划展开俄乌和平谈判,却把欧洲排除在外;紧接着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宣告了川普政府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站在了一起;川普甚至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为“独裁者。” 不少媒体宣告,维持战后和平与稳定的跨大西洋联盟已经瓦解,欧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上的盟友,更失去了安全上的保护伞,他们需要自己维护自己的安全了。 有人批评川普政府不负责任,有人对欧洲国家恨铁不成钢,批评欧洲是拒绝长大的“巨婴”。这两天有篇文章在网上流传,叫《张伦与友人谈批评欧洲》,文中说欧洲人需要深刻检讨,努力改正,但很多人对欧洲的批评也是不公道的,对一些基本背景缺乏了解。 文章的作者张伦是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他长期关注地缘政治、大国关系和制度文明转型。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张伦教授来谈一下,他如何看待目前欧洲面临的剧变,欧洲国家如何应对川普政府的挑战,“跨大西洋联盟”何去何从,欧洲有可能担起自立自强,乃至保卫乌克兰的重担吗,以及在这个动荡与分裂的世界作为普通人...

25 Feb 2025 · 45 minutes
许成钢:DeepSeek、民企座谈会能否重振中国经济?

本周一,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而此前在DeepSeeK的影响下,沉寂已久的港股和A股重新活跃,这是近段时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变量。习近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DeepSeek与这场座谈会之间有何关联?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策开始纠偏了?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许成钢教授。许教授不仅长期研究中国政治与经济制度,同时对科技和AI也非常有研究。他曾在2018年,在长江商学院与人工智能专家合作建立了人工智能与制度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的主任。他还与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及斯坦福人工智能指数团队合作,收集数据,制作中国人工智能指数。 另外,3月16日不明白播客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一场听众见面会,袁莉会和张洁平、Ian Johnson一起聊一下《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欧洲举办线下活动,现场还会有听众问答环节。感兴趣的听众可以点击链接报名参与本次见面会:https://forms.gle/7j7yxg2buAx3KHG5A (目前报名人数已满,后续有名额释出会第一时间通知) 文字版:h...

22 Feb 2025 · 45 minutes
Claim your free pod.link
Customize to match your brand
Claim a memorable URL
Add your own Google Analytics
Confirm Ownership

To claim this podcast, you must confirm your ownership via the email address located in your podcast’s RSS feed (bum****@gmail.com). If you cannot access this email, please contact your hosting pro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