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link/1625856906
pod.link copied!
不明白播客
不明白播客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当下中国最有趣的谈话都是在私下进行的。《不明白播客》希望把有趣的谈话分享给世界各地的中文听众,在这个黑暗、混乱的时代发出一点光亮和温度。这个播客是几位专业新闻记者联合发起的个人项目,不代表我们供职的机构。取名不明白是因为在这个魔幻的国度有太多不符合常理值得探究的事情。我们希望每周能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不设限制的讨论。欢迎收听、订阅和分享。

Listen now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Overcast
Podcast Addict
Pocket Casts
Castbox
Podbean
iHeartRadio
Player FM
Podcast Republic
Castro
RSS

Episodes

那些偷听“敌台”的年轻人

本周,不明白播客继续播出“我与敌台的故事”系列第二期,对话四位年轻听众。TA们之中,有人在一年前依旧认为中国是个民主国家,有人需要收听“敌台”监测舆情,有人则成长在“反贼”家庭,六七岁已经开始听“敌台”...... 和上一期节目中的许成钢教授得自学无线电技术才能收听“敌台”不同,这一代年轻人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只是“防火墙”依然存在。在高墙之下,TA们如何接触到境外媒体?又如何处理这些和主流声音不一样的信息?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的新闻如何影响了TA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面对这两家媒体逐渐停运的现实,TA们还能依靠什么渠道关心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 时间轴: 02:30 John:用自带翻墙的浏览器看美国之音 04:06 BBC如何颠覆中共官媒叙事? 08:16 学校里不把翻墙看外媒当作禁忌的年代 10:58 “先把网线拔了,先把钱断了”,然后呢? 15:01 Charlotte:无法政治出柜,生活无比孤独 21:19 老公为什么不让她听美国之音? 25:38... more

01 Apr 2025 · 49 minutes
许成钢:美国之音对铁幕背后的人意味着什么?

3月中旬,美国总统川普签署一项新的行政命令,受此影响,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开始停运或减员。据统计,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电台每周覆盖的听众数量,分别是3.6 亿人和6800万人。长期以来,这两家媒体向包括中国在内众多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国家或地区播送新闻。 人们为什么要听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这些“敌台”?美国之音们究竟都影响了哪些人?它们的停播又意味着什么?不明白播客将在这两周推出三期系列播客“我与敌台的故事”,分别邀请许成钢教授、四位年轻听众、《歪脑》主编Alex和为美国之音工作的撰稿人郑乐捷一同分享TA们的经历。 这一期节目,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许成钢教授,讲述了他从15岁开始自制收音机听敌台的故事:他如何在黑龙江冰天雪地的农场里想方设法收听敌台?敌台们如何影响和启蒙了他?美国之音的记者又是如何避开警察采访他的父亲?以及美国之音这些敌台,对于铁幕背后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3-text 时间轴: 01:54 第一次收听敌台后母亲的严厉警告 06:41 在农场公放各国敌台的音乐,“农民都不在乎” 10:40...

28 Mar 2025 · 50 minutes
张洁平、Ian Johnson: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

过去两个月,无论身处美国、欧洲、台湾还是中国,没有人会对川普新政无动于衷。川普政府决定撤回对外援助,解散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导致众多人权组织都面临关停的风险,最近川普政府还停掉了对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电台的资助。这一系列举动,都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公民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上周末,不明白播客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一场线下活动中,袁莉与张洁平、Ian Johnson就以“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为主题,一起讨论了:美国的对外援助如何影响公民社会的建设?在这样的时刻,公民社会应该如何应对?在海外参与公民运动可以帮助改变中国吗?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嘉宾张洁平是端传媒的创始主编,先后创办了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与讨论平台Matters以及独立书店「飞地」,这家中文书店已经开到了泰国、荷兰;Ian Johnson是普利策奖获得者,他创办了「中国民间档案馆」——一个收录了众多有关中国政治运动和个人命运的文件、档案、书、杂志和纪录片的网站。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2-text 时间轴: 03:29 川普新政对嘉宾们有什么影响? 07...

22 Mar 2025 · 50 minutes
裴敏欣:习近平反腐为何越反越腐?

中纪委2025年2月底发布的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有214.8万人被批评教育、处分、追究刑责,比上一年增加超过40万,立案人数、中管干部处理与行贿案件等数据均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份报告?数字的上升是否说明习近平反腐“越反越腐”?从肃清政敌到开始清洗亲信,习近平反腐为什么停不下来?“妄议中央”“私自阅读违禁出版物”等罪名的背后说明了哪些问题? 本期节目嘉宾是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治学教授裴敏欣,裴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专制政权与威权体制的转型,他刚刚发表了一篇英文论文,题目是《从肃清到管控:习近平反腐的近期转向》。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1-text 时间轴: 00:53 习近平上台之后反腐越反越多吗? 06:50 习近平为什么要在8年内三次修改党纪? 10:05 反腐是政治清洗吗? 16:30 中共的官员为什么爱搞迷信? 21:41 反腐宣传为何要妖魔化腐败官员? 26:57 究竟有多少官员被送进了监狱?... more

14 Mar 2025 · 41 minutes
李思磐、范文欣: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媒体?

在中国,媒体缺位已是常态,“新闻已死”成为现实,主流媒体要么遵循“党媒姓党”,要么被公众视为“谣媒”;在美国,川普称机构媒体是“Fake News”,部分公众丧失对媒体的信任,而社交媒体上,有权有势的人成为不实消息的策源地。公众该如何面对这个后真相时代?机构媒体何去何从? 本期节目找来两位资深记者讨论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媒体?李思磐曾在《南方都市报》深度新闻部任调查记者,现在是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范文欣曾在新华社、《纽约时报》、彭博新闻社与和《华尔街日报》工作,现在是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兼职讲师。两位嘉宾具体讨论的问题包括:媒体为什么总是关注负面新闻?记者是在吃“人血馒头”吗?社交媒体和机构媒体的区别是什么?合格的新闻产品应该遵循哪些准则?中国的新闻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文字版:https://bit.ly/bmb-140-text 时间轴: 02:04 如何看待对主流媒体的污名化? 06:24 媒体为何总是报道负面新闻? 13:54 记者是在吃‘人血馒头’吗? 18:41 公众为什么不再愿意接受采访? 22:56 今天媒体报道面临一个怎样的环境...

09 Mar 2025 · 1 hour, 9 minutes
刘宗坤:如何应对川普制造的政治焦虑?

川普上任两个多月,从关税战、出生公民权、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甚至到纽约的拥堵收费......行政命令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几乎占满媒体的版面。同时,他在对待欧洲盟友与乌克兰的态度也与以往截然不同,上周川普与泽连斯基的会面最终不欢而散,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注定将会记入历史的时刻。 在这个动荡的历史关头,不少学者的评论尤其悲观。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千帆教授发表了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美利坚沦陷的政治自然法根源》,其中写到,“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美国法治、民主乃至自由的丧钟即将敲响。” 纽约时报专栏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美国将不复存在》。他说,“美国一直以来赖以捍卫的那些基石价值观、盟友关系以及真理,如今都已岌岌可危——或者说可以用来买卖。” 我们需要为今天美国的现状感到焦虑乃至绝望吗?川普眼花缭乱的行政命令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何看待自由派的川普支持者?美国的民主故事还能讲下去吗?本期嘉宾刘宗坤是退休律师、作家和旅行家,他移民美国已经超过十年,如今住在德州。本期节目中,他从美国的法律、政府体系设定和民主传统各个方面考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川普制造...

04 Mar 2025 · 58 minutes
张伦:欧洲将如何应对特朗普?

周一联合国大会针对乌克兰问题草案两次投票中,美国抛弃了长期盟友欧洲,与俄罗斯站在一起投票。这是欧洲与美国裂痕的升级。此前,川普与普京通话,计划展开俄乌和平谈判,却把欧洲排除在外;紧接着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讲话宣告了川普政府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站在了一起;川普甚至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为“独裁者。” 不少媒体宣告,维持战后和平与稳定的跨大西洋联盟已经瓦解,欧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上的盟友,更失去了安全上的保护伞,他们需要自己维护自己的安全了。 有人批评川普政府不负责任,有人对欧洲国家恨铁不成钢,批评欧洲是拒绝长大的“巨婴”。这两天有篇文章在网上流传,叫《张伦与友人谈批评欧洲》,文中说欧洲人需要深刻检讨,努力改正,但很多人对欧洲的批评也是不公道的,对一些基本背景缺乏了解。 文章的作者张伦是法国塞尔奇—巴黎大学教授,他长期关注地缘政治、大国关系和制度文明转型。这期节目我们邀请张伦教授来谈一下,他如何看待目前欧洲面临的剧变,欧洲国家如何应对川普政府的挑战,“跨大西洋联盟”何去何从,欧洲有可能担起自立自强,乃至保卫乌克兰的重担吗,以及在这个动荡与分裂的世界作为普通人...

25 Feb 2025 · 45 minutes
许成钢:DeepSeek、民企座谈会能否重振中国经济?

本周一,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而此前在DeepSeeK的影响下,沉寂已久的港股和A股重新活跃,这是近段时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个变量。习近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DeepSeek与这场座谈会之间有何关联?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策开始纠偏了?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许成钢教授。许教授不仅长期研究中国政治与经济制度,同时对科技和AI也非常有研究。他曾在2018年,在长江商学院与人工智能专家合作建立了人工智能与制度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的主任。他还与国内人工智能专家及斯坦福人工智能指数团队合作,收集数据,制作中国人工智能指数。 另外,3月16日不明白播客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一场听众见面会,袁莉会和张洁平、Ian Johnson一起聊一下《川普新政下的欧洲、中国与公民社会》,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欧洲举办线下活动,现场还会有听众问答环节。感兴趣的听众可以点击链接报名参与本次见面会:https://forms.gle/7j7yxg2buAx3KHG5A (目前报名人数已满,后续有名额释出会第一时间通知) 文字版:h...

22 Feb 2025 · 45 minutes
陈良榕:你需要知道的张忠谋与台积电

在AI与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下,半导体行业成为这个时代最举足轻重的行业,其中绕不开的则是张忠谋与台积电。24年底,张忠谋历时6年亲笔撰写的《张忠谋自传:下册》出版,本期不明白播客邀请到《天下杂志》总主笔陈良榕来和我们谈谈,张忠谋如何将台积电打造成台湾的“护国神山”?台积电的成功与台湾政府的支持有多大关系?张忠谋的身份认同是什么?中国有可能复制一个台积电吗?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6-text 时间轴: 02:10 张忠谋为什么被称为“肯德基爷爷”? 07:00 作为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为什么要“裸退”? 15:42 张忠谋的身份认同是美国人还是台湾人? 21:05 为什么说张忠谋不算一个“很有勇气的的人”? 31:32 芯片代工模式为什么如此重要? 35:14 台积电的成功与台湾政府的支持有多大关系? 40:08 台积电为什么能够打败英特尔和三星?... more

14 Feb 2025 · 58 minutes
基层医生:比集采药更可怕的是什么?

Anson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不明白播客曾经邀请他分享医疗反腐过程中,基层医生的处境。本期节目中,他讲述了绩效考核如何让病人成为了医院眼中“行走的指标”?过度手术究竟对病人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医生又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苦苦挣扎?以及作为患者还能做些什么?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5-text 时间轴: 01:37 针对医院的“国家绩效考核”是什么? 05:59 医院如何逼着医生多做手术? 10:30 考核指标与经济下行有关系吗? 12:16 过度手术实际是如何发生的? 17:05 国内外的手术标准有何不同? 21:05 Anson医生的抵触与痛苦 23:18 作为患者能做什么?... more

07 Feb 2025 · 31 minutes
王维嘉:DeepSeek对中美AI竞争意味着什么?

春节期间,DeepSeek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它改变了中国的国运,而争议也在随后出现,DeepSeek被指违规获取了英伟达芯片,通过“蒸馏”的方法使用Open AI数据,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多个国家先后对DeepSeek做出了下架、禁用、调查等限制。 DeepSeek带来的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还是抄了Open AI的作业?它的出现是否证明了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的失败?DeepSeek代表的是中国模式的优越性,还是说只是一个特例?中美两国的AI技术差距更近了吗? 本期不明白播客请来王维嘉先生,他在硅谷有30多年的创业和投资经历,长期关注科技领域的创新项目,曾出版过一本专门讨论人工智能的著作《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 最后,祝听众朋友们春节快乐,感谢大家一路同行!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4-text 时间轴: 03:07 DeepSeek是在“蒸馏”Open AI的大模型吗? 06:56 低成本训练路线能帮助中国AI追上美国吗? 08:24... more

01 Feb 2025 · 38 minutes
中国仿制药与集采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本周,仿制药与医保集采制度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先是20位上海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指出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国家医保局随后联合多部门前往上海“当面听取”意见建议。紧接着在周五,有医生发现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一样,国家药监局则以“编辑错误”回应。 中国的仿制药真的不如原研药吗?早已成熟的一致性评价制度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集采如何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在医院为什么买不到原研药?医保局和药监局要负什么责任?本期不明白播客请来曾在三甲医院当过多年医生、先后在内资与外资药企工作过的Jamie,来分享他在中国药品行业所看到的,中国仿制药与集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残酷的现实。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3-text 时间轴: 01:16 仿制药真的不如原研药吗? 06:26 集采的仿制药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11:00 一致性评价制度是如何在中国失效的? 17:13 集采“唯低价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20:42 内资药企与跨国药企的质量把控差异在哪里? 23:55 药监部门的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more

24 Jan 2025 · 46 minutes
李厚辰:2015、2016——改变中国的两年

一个月前,“世界苦茶”主理人李厚辰在一期节目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即2015-2016年发生的许多事情,标志着习近平对党内和中国治理方法的改弦更张,也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2018年的修宪、2020年的疫情、2022年的白纸运动与习近平开启第三任期等重大事件,李厚辰为什么选择把目光投向2015-2016年?那两年间,中国内部与外部发生了哪些被忽视的历史性事件?中共与习近平又做出了哪些政策转向,为今天中国的历史走向埋下伏笔?这样的梳理对今日中国有什么意义?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2-text 时间轴: 00:57 李厚辰为什么会关注到2015-2016年? 03:09 那两年中国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10:41 习近平对于苏联解体的执念是什么? 16:32 习近平为什么从2015年开始转向铁腕统治? 19:55 中国经济是如何在那两年走上歧路的? 27:22 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是“第三共和国”?... more

18 Jan 2025 · 42 minutes
从商场销售到“极端宗教分子”,我带上儿子走线

本期不明白播客,我们讲述一位回族穆斯林在经历“铁拳”之后走线的故事。作为单亲妈妈的燕,带着她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子,在西部城市商场做销售,过着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无异的生活。因为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燕被当地警察认定为“激进宗教狂热分子”,被拘留、被强制送到精神病院,多年的工作没了,儿子也被要求退学,她最终带着孩子经历长达四个月的走线,来到万里之外的美国。 很多中国人并不关心穆斯林的遭遇,甚至对穆斯林抱有偏见和敌意,但在燕的故事里,大家也许会发现,燕跟我们其实很相似,她所经历的基层警察的野蛮残暴,校长与老师的助纣为虐,离我们并不遥远。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1-text 时间轴: 01:36 警察为什么突然把燕叫到学校? 10:32 燕在派出所里经历了什么? 14:00 让燕被认定为“极端宗教分子”的是什么群聊? 18:44 拘留所里,习近平教燕如何爱国 20:58 拘留所后厨的经历为什么会成为燕的阴影? 26:54 警察为什么突然闯进了燕的家? 31:54... more

10 Jan 2025 · 1 hour, 6 minutes
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

2024年,疫情、清零、白纸运动和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似乎都变成了模糊的、遥远的记忆。消费低迷、失业加剧、中产阶级开始坠落,中国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缓慢而窒息的通道,“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一时热议,我们真的处在此中吗?以不当牛马、不结婚生孩子作为抵抗,有用吗? 新年第一天,我们做了一场直播,邀请江雪、刘宗坤与李厚辰一起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以及讨论“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本期节目为直播的精剪版本。 参与直播的嘉宾都身处海外,过去一年里离散社群也成为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海外离散社群都在做什么,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吗?这些努力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2025年,我们还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吗? 非常感谢不明白播客的听众朋友们过去一年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越活越明白! 文字版:https://bit.ly/bmb-130-text 时间轴: 02:19 回顾2024,嘉宾们经历与目睹了什么? 07:49 “历史垃圾时间”,我们如何度过? 21:37 李厚辰为何不认同“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 25:08 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一种反抗吗?... more

04 Jan 2025 · 2 hours, 7 minutes
2024年,我的“不明白”

2024年最后一期播客,我们继续邀请听众朋友们一起做一期节目,请大家来信分享这一年最不明白、最困惑的是什么以及2025年最想明白的是什么。我们收到了身处不同国家、城市的听众朋友们的来信,TA们讲述了自己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不明白”,本期节目播出了经过编辑的部分内容。 非常感谢听众朋友们来信参与制作本期节目,也感谢大家这一年继续支持不明白播客,祝大家新年快乐! 另外,我们计划在1月1日美东时间上午9时、北京时间晚上10时做一场直播,邀请了江雪、刘宗坤和李厚辰,听众朋友们可以点击《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预约直播提醒,我们2025年见!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

27 Dec 2024 · 18 minutes
吴国光:2024年,中国如何走向社会溃败?

2024年,中国最值得关注现象的可能是一系列暴力极端事件,从苏州校车案、深圳日本人学校案,到珠海体育场驾车撞人等多起无差别袭击事件,国人人人自危。这究竟是外交部所说的只是“偶发事件”,还是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根源?它意味着中国未来将面临什么样的变化? 斯坦福大学的吴国光教授认为,“中国正在出现大面积的‘社会溃败’”。何谓“社会溃败”?为什么2024年中国会极端暴力事件频发?一向对中国强力管控的中共,还有没有能力维持高压统治?在社会溃败发生之时,普通人又能够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也继续在这里向听众朋友们征集来信,主题是:“2024年,我的不明白”,截止日期为美东时间12月23日。请大家来信至bumingbaipod@gmail.com,分享这一年中你最不明白,最困惑的是什么,以及2025年你最想明白的是什么?形式不限,文字,语音,视频,都可以。请最好结合亲身经历,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而不只是发表感想和评论——请在来稿中包括您的坐标地点和名字(或者您希望用的名字)。我们会用来信汇集成今年的最后一期节目。谢谢听众朋友们一年来的支持。 文字版:https://bit.ly/bmb-1...

21 Dec 2024 · 35 minutes
马聚:我为何在纽约开走线客庇护所?

马聚出身穆斯林望族,曾祖父在文革后曾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但他在过往三十年里,牢狱与迫害如影随形,整个家庭也几乎一直在漂泊中度过。2019年,马聚来到美国,意外在纽约开了一个专为走线客而设的庇护所。 本期播客中,马聚分享了他在中国、北非、中东所经历的惊险逃亡,离开中国后经营企业颇为成功的他,却为何在茉莉花革命后重返中国?一直热心慈善的他,为什么会在七五事件之后与恐怖主义扯上联系?他又如何在中东惹来王室的针对?马聚也讲述了在纽约为走线客开设庇护所背后的经历,与一家艰难生存下来的兰州牛肉面馆的故事,以及一生都在迁徙的他,会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反移民潮流? 同时,我们也在这里向听众朋友们征集来信,主题是:“2024年,我的不明白”。(可参考我们去年的节目:EP-079 2023年,我的“不明白”) 请大家来信至bumingbaipod@gmail.com,分享这一年中你最不明白,最困惑的是什么,以及2025年你最想明白的是什么?形式不限,文字,语音,视频,都可以。请最好结合亲身经历,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而不只是发表感想和评论——请在来稿中包括您的坐标地点和名字(或者您希望用的名字...

14 Dec 2024 · 1 hour, 1 minute
许成钢:习近平如何扼杀中国的新制度基因?

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中共这样的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下来的进步价值被习近平彻底扼杀了吗?中国为什么没能和韩国、台湾一样,随着经济增长向民主制度转型?中国未来还有和平过渡到民主宪政的可能性吗?长期以来,这些都一直是围绕在中共身上的疑问。 本期不明白播客邀请到我们的老朋友许成钢教授,他在最近出版的新书《制度基因》中对中共极权主义制度的本质作了极其深入的剖析。本期节目中,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提出“制度基因”的概念,这个概念又是如何帮助我们理解中共的:清零政策与普遍的挂羊头卖狗肉如何得以实现?中共官员现在为什么躺平了?为什么说邓小平不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又为什么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中共控制下的制高点? 时逢年终,为了让不明白博客更加持久地做下去,我们再次呼吁听众朋友们加入捐赠的队伍,请点击我们的捐赠页面,或直接加入不明白播客的YouTube会员,每个月5美元,可以优先参与我们的线上线下活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还希望能制作周边产品回馈会员,与大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目前各个平台会员不到400人,如果有1500人甚至2000人,不明白播客就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支持日常运营了,那就太好...

06 Dec 2024 · 1 hour, 5 minutes
两年后,我们如何看待白纸运动?

白纸运动两周年之际,不明白播客邀请四位在世界各地参与过白纸运动的年轻人做了一场直播。四位嘉宾中,李老师意外成为白纸运动期间的信息中心,夏巢川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现场,她在白纸之后与去年万圣节两度被捕,李羽美在东京参与了一系列声援白纸运动的活动,阿岚与他的朋友在贵阳街头孤独举起白纸之后,也经历了十几天的拘留。 四位嘉宾在直播中谈到了各自的独特遭遇与创伤:李老师在过去两年遭到的骚扰,夏巢川在狱中的经历,李羽美分享了东京的华人是如何组织声援活动的,阿岚回击了外界对他的质疑。 TA们还讲述了各自参与白纸运动的经历与付出的代价,TA们如何看待与实践后白纸时代的抗争方式,白纸运动两年后中国人还可以做什么,以及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有可能出现下一场白纸运动吗? 文字版:https://bit.ly/bmb-125-text 时间轴: 00:00 开场音乐《孤勇者》(白纸运动版) 06:21 白纸运动发生之前,嘉宾们的世界是怎样的? 11:04 李老师发出那份投稿后,为什么觉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 16:38 乌鲁木齐中路上,大家为什么都在发Airdrop? 17:46 阿岚为什么要在贵...

29 Nov 2024 · 1 hour, 49 minutes
林培瑞:我的中共幻灭史

出身美国左翼家庭的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年轻时曾对中国和毛泽东建立的社会主义有过由衷的向往。他曾担任过中国访美乒乓球代表团的中文翻译,甚至主动给中国政府写信申请去中国。直到1973年前往中国访问,他对中共的想象开始一步步走向幻灭。 本期播客中,林培瑞讲述了他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对新中国的玫瑰色滤镜经历的三次破碎;他作为外宾的一次失败的“上访”经历;他为什么会在被认为思想最活跃的八十年代,却越来越对中共失望。他还分享了他与始终抱有共产主义理想的父亲在对中共判断上的分歧;他如何理解今天很多中国人在美国政治上的两极分化,以及对此提出的建议。 文字版:https://bit.ly/bmb-124-text 时间轴: 02:09 林培瑞讲述70年代对中共的崇拜 06:00 中国火车上的软卧为谁而设? 08:40 孩子们的统一回答:“我想到最艰苦的地方为人民服务” 10:37 唐山煤矿下为什么没有伟大领袖的语录? 12:19 中国导游为什么不喜欢林培瑞给母亲买的扫帚? 16:05... more

23 Nov 2024 · 46 minutes
余茂春:川普上台后中美关系会更糟吗?

本周一上午,在胜选总统川普宣布一系列任命之前,不明白播客采访了美国华裔学者余茂春。余茂春在上一届川普政府中曾担任美国国务卿的中国政策规划首席顾问,是第一位在中国长大并进入美国国务院对华政策核心圈的留美人士。 在本期播客中,余茂春解释了共和党为何在大选中获胜,分析了川普提出的对华加征关税政策是否现实,分享了他如何看待川普与习近平之间的关系。他也对川普上台后的对华高科技封锁、台海局势、TikTok下架、以及中国人在日益紧张的中美关系中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字版:https://bit.ly/bmb-123-text 时间轴: 00:53 共和党此次选举大胜的三个原因 02:58 如何看待川普表示前国务卿蓬佩奥不会在下一届政府中出任内阁职位? 08:42 美国为什么要将战略重心转向中国? 15:05 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政策是否现实? 18:43 川普政府会否延续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的封锁? 24:20 川普上台后,TikTok的命运如何?... more

14 Nov 2024 · 1 hour,
王男栿:我如何看待美国的民主?

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之后,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在担心,美国乃至世界会走向何方。本期播客的嘉宾王男栿,作为一个新入籍美国的人,也有同样的担心。她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制作人,作品包括《流氓燕》、《独生之国》、《我与祖国共命运》等。近期,她的新片《黑夜不会永恒(Night Is Not Eternal)》即将在HBO上映。 纪录片主角是古巴异议人士Rosa,她在父亲因遭到政府制造的车祸去世之后,继续参与社会运动。王男栿被Rose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所吸引,两人在认识之后迅速成为朋友,加上古巴与中国类似的威权主义背景,王男栿决定创作这部纪录片,记录在威权体制下生活的人如何为改变命运而抗争,也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探讨威权体制的共通性。 在本期播客中,王男栿分享了自己在拍摄这部纪录片中的经历,她本人的心境变化——包括她看到Rose出现在特朗普竞选集会时的“崩塌”。她也聊到了自己入籍美国的感受,她对于特朗普及美国民主的看法,她为什么担心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可能会滑向威权主义。 文字版:https://bit.ly/bmb-122-text 时间轴: 1:58 王男栿与Rosa的相识 ...

07 Nov 2024 · 59 minutes
许成钢谈诺奖:国家为何失败?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学者,其中两位获奖者阿西莫格鲁与罗宾逊曾经合作写过一本书《《国家为什么失败: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认为决定国家成败的关键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性质,而非地理、文化或气候。 本期不明白播客邀请同为制度经济学家的许成钢,他将在近日出版新书《制度基因:中国制度与极权主义制度的起源》的中文版。在许成钢看来,中国经济改革失败的核心原因即在于制度改革的失败,他为我们分析了中共制度基因的来源与成分,中国社会的产权结构与权力结构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以及他认为中国未来可能的出路是什么。 文字版: https://bit.ly/bmb-121-text 时间轴: 01:32 什么是制度经济学? 5:21 制度经济学是科学吗? 10:06 许成钢认为发展中国家演变成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 13:58 许成钢以英国为例解释何为路径依赖 21:09 中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出在哪里? 26:54... more

01 Nov 2024 · 45 minutes
罗玉凤(下):我想成为敏感词

在上一期不明白播客中罗玉凤讲述了她在原生家庭遭受的不平等,在上海的群租房里当“蚁族”的日子,以及她成名之后遭遇的网暴。 本期播客,罗玉凤将讲述自己到美国后的经历以及她对未来的规划。2010年11月,罗玉凤在成名一年后前往美国。她在中餐馆与美甲店打工,在公立大学上学,希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她分享了在美国打工与中国有何不同,她如何看待离开中国后依然遭受网暴和骚扰,她如何看到网友对她的歉意,以及她为什么想在中国成为敏感词。 文字版:https://bit.ly/bmb-120-text 时间轴: 1:04 罗玉凤在成名一年后前往美国的原因 7:05 在唐人街中餐馆打工的经历 10:17 罗玉凤如何成为反三俗宣传的“反面教材” 15:07 在美甲店工作的经历与感受 23:39 罗玉凤对于网暴者的看法 27:52 对于网友的道歉,罗玉凤怎么看?... more

26 Oct 2024 · 54 minutes
罗玉凤(上):从网暴到“人间清醒”,我都经历了什么?

罗玉凤是中国的第一代网红,也是最早一代“润”人。自成名之后,她就因为在外界看来大胆而出格的言论饱受攻击,直到她前往美国纽约也没有改变。直到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社会阶层固化,“欠凤姐一个道歉”逐渐成为潮流,她又成了“人间清醒”的代表。 这一期我们请来罗玉凤,她在节目里讲述了单身家庭的出身如何塑造她对“平等”的执念,在上海群租房的经历为何会促使她拥有了对于成名的强烈渴望,她在成名之后所遭遇的网暴与欺骗,以及作为千万粉丝的大V却选择出走到美国打工的故事。 本期播客将分为上下两集发布,欢迎大家持续收听。 文字版:https://bit.ly/bmb-119-text 时间轴: 1:48 罗玉凤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5:21 成绩好又没有钱的孩子才去读师范 12:19 罗玉凤对于“平等”的执念 14:29 罗玉凤讲述做支教老师的经历 17:51 罗玉凤在上海的工作经历... more

19 Oct 2024 · 52 minutes
我为什么冲进了A股?(下)

过去几周,A股在大涨之后制造出“跑步进场”的氛围,之后便在涨涨跌跌之中徘徊。不明白播客播出的两期A股特别节目,邀请了四位股民,讲述自己参与A股的经历。上期的两位股民,他们不约而同地将A股比喻成赌场,却依旧选择在“行情”来临的时候选择赌一把,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当前经济前景与问题的看法。 今天我们邀请的两位股民,一位曾是企业经营者,后来转战A股,一年有过数百万的亏损。一位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却仍然在A股投入了自己的大部分现金。他们也在节目里分享了对韭菜、提款机和00后入场的看法,以及为何冒着被割韭菜的风险,仍然一头扎进A股的原因。 文字版:https://bit.ly/118-text 时间轴: 2:13 成先生讲述从企业经营者到A股“投机者”的转变 8:20 “行情”背后的流动性危机 14:53 成先生如何看待此次突如其来的股市热潮 19:15 成先生不相信00后进场的宣传 21:52 安先生是如何满仓A股的? 25:39 安先生遭遇教培行业被灭的经历... more

16 Oct 2024 · 33 minutes
我为什么冲进了A股?(上)

过去几周,中国股民见证了A股戏剧性的一幕。在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刺激下,A股在黄金周前应声大涨。伴随着“A股单周涨幅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仅20分钟A股成交额突破1万亿”的热搜,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片“跑步进场”的氛围,至少数十万新股民涌入A股,A股成交量也连续8天突破万亿。 黄金周后,预期中的大牛市却并未到来。发改委、财政部先后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均未公布具体的财政刺激规模,股市也在涨涨跌跌之中徘徊,不少股民在高位进场之后被套牢。 这周不明白播客将播出A股特别节目。今天我们邀请了两位股民,一位出身炒股世家,一位从日本、印度股市转战A股。他们讲述了参与A股的经历,对韭菜、提款机和00后入场的看法,以及为何冒着被割韭菜的风险,仍然一头扎进A股的原因。 A股特别节目会分为上、下集在今明两天播出,欢迎大家收听。 时间轴: 1:19 谢先生讲述自己出身炒股世家的经历 7:34 从涨停到暴跌,谢先生的首个熊市经历 15:48 谢先生为何在9月加大对A股的投资 19:15 谢先生眼里,中国的根本性和长期问题 20:39 谢先生认为当前A股的核心问题... more

15 Oct 2024 · 47 minutes
蔡霞:习近平能否复辟毛式社会主义?

前段时间,季风书园停业六年后在华盛顿重生,不明白播客也作客季风人文讲坛,在DC举行了首场线下见面会。在现场,袁莉与蔡霞老师进行了一场对话,讨论了一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习近平能否复辟毛式社会主义? 蔡霞曾在中央党校长期任教,2020年因批评习近平被开除党籍,目前已经移居美国。出身军人家庭的蔡霞身上有着“红二代”的标签,也与习近平属同一代人,在这场对话中,蔡霞分析了出身背景如何影响习近平与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底色,她如何定义毛式社会主义与习近平的”治国理政“逻辑,以及习近平会如何处理继承人问题。 这场活动设有观众问答环节,我们也精选了部分现场提问,其中谈到中共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蔡霞从中央党校教授到被开除党籍的心路历程等内容。 文字版:https://bit.ly/116-text 时间轴: 00:52 对于蔡霞这代人来说,毛泽东和共产党意味着什么? 05:12 共产党如何塑造中国人的思想底色? 09:22 蔡霞评价习近平的用词是地痞特色 11:36 蔡霞对毛式社会主义的定义 19:43 共产党内的人身依附关系如何导致习近平对局势的误判... more

12 Oct 2024 · 1 hour, 1 minute
【精选】基金经理:我为什么离开A股?

本周《不明白播客》休息,我们重播今年2月播出的节目《基金经理:我为什么离开A股?》。十一假期前一周,中国公布了一揽子超预期的经济刺激计划,A股随即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同时人们也在困惑,这是A股反弹的开始,还是昙花一现? 本期节目嘉宾Leo是一位投资A股的私募基金经理。他曾经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也曾幻想着能够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成长致富。但在去年底他清掉了自己的仓位,开始投资美国指数基金。 在这期节目里,Leo分享了他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信心是如何逐渐瓦解的,他如何看待A股与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会给自己的亲友什么样的投资建议。 文字版全文:https://bit.ly/bmb-085-txt 时间轴: 0:45 Leo的自我介绍 6:06 为什么中国的股市自2023年7月起有了变化 10:45 Leo 介绍中国股市和经济的关系 13:13 Leo 如何看待中国的散户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抗议 19:09... more

05 Oct 2024 · 46 minutes
中国高校就业数据如何造假?

今年7月、8月,中国18-24岁青年失业率连续创新高。几天前,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充分就业的意见报告,也显示中国当前失业形势的严峻性。与此同时,这份数据的真实性却仍然饱受质疑。 这一期播客,三位来自中国高校的毕业生与一位辅导员,以自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毕业与就业面临的困难与困惑,就业数据在层层压力下如何造假,年轻人又是如何成为统计数据中的一个数字的。 文字版:https://bit.ly/bmb-115-txt 时间轴: 02:13 小余认为做科研没有意义的原因 05:00 小红书上的就业造假产业 12:25 投出500份简历,为何还是找不到工作? 16:34 进电子厂被拒绝,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20:06 小余讲述感到悲观与绝望的原因 24:54 辅导员王老师讲述高校就业数据的层层压力... more

28 Sep 2024 · 51 minutes
【不明白直播】仇日、亲俄:这个时代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2024年9月18日上午,深圳日本人学校一名10岁学生在离校200米处被一名中国男子刺伤,后不治身亡。据悉,这名10岁男童为日本国籍,父母分别是日本公民和中国公民。事发当天,正值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外界普遍将这一事件解读为反日情绪下的仇恨犯罪。 事件发生之后,不少中国人感到悲痛、愤怒、内疚、无力、迷茫。另一面,则是网络上依旧弥漫的仇外情绪和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人们不得不思考更多的问题:沉默算共谋吗?祭奠、献花、仅仅在人道层面上表达悲伤就足够了吗?对于仇外情绪与暴力背后的政治力量普通中国人可以做些什么? 不明白播客特别举行了一场直播,邀请的嘉宾包括研究网络舆情的“破破的桥”,正在东京游学参与悼念活动的记者亚美,刚刚组织了一场在日中国人追思会的伍雷律师,东京大学的阿古智子教授以及旅美律师兼作家刘宗坤。最后,我们请每位嘉宾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充满仇恨的环境里,你认为普通中国人可以做什么? 文字版:https://bit.ly/bmb-114-txt 时间轴: 4:23 破破的桥:网络上的仇日情绪是如何酝酿起来的? 17:58 亚美讲述在东京参与悼念活动的感受 23:49...

23 Sep 2024 · 1 hour, 58 minutes
藏区教育(下):藏族学者谈习近平如何摧毁藏语教育

上一期我们请曾经在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工作​​过的Ginger给我们讲述了她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和她在藏区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对藏族人和藏区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这一期,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嘉洛博士。他是研究藏地教育的专家,同时也是藏族活动家。他2021年离开中国,现居加拿大,任职于西藏行动研究所。嘉洛博士一直致力于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政府强迫藏族父母把孩子送进政府建立的寄宿学校,以及这一政策对藏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产生的毁灭性影响。 文字版:bit.ly/bmb-113-txt 时间轴: 2:00 嘉洛博士为什么推崇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院的教育模式? 4:04 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的关停对藏族人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6:24 习近平为什么不想少数民族学好自己的母语和母文化? 8:00 藏族人如何看中共强迫藏族孩童送入寄宿学校的政策 10:12 藏区寄宿学校的三个类型:中共推行的双语教育真的是双语教育吗? 12:36 嘉洛博士的侄孙女上了寄宿幼儿园后的变化 17:57 习近平到访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院被关停有没有联系 21:34 习近平治下的藏族教育政策与前任领导...

20 Sep 2024 · 37 minutes
藏区教育(上):藏语教学最后一座灯塔的熄灭

7月14日中国政府关闭了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的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 (以下简称为吉美坚赞学校) 。这所学校是于1994年,由拉加寺高僧吉美坚赞创办的青海省第一所福利学校,以教授藏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科学知识为主,被誉为“藏区学子最向往的学校之一”。过去三十年,这所学校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及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一位暂时不愿透露姓名的西藏知识分子发给我TA写的一段话:“咔咔作响的利刃在安多的半空中悬挂了那么久,如今再次重重地落下来。穿绛红袈裟的和穿藏袍的族人都在洒泪哭泣,双手举着洁白的哈达挂在了已经关闭的学校铁门上。各地藏人心痛如绞,叹息这是‘我们的最后一课’”。 我们会围绕藏区教育播出两集,这一周的嘉宾是Ginger。Ginger曾经作为内地一个非政府组织的雇员被派往 吉美坚赞学校 工作。她主要给我们讲述她在这所学校的所见所闻,和她在藏区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她对藏族人和藏区的认识发生的变化。 文字版:bit.ly/bmb-112-txt 时间轴: 1:45 Ginger第一次接触 吉美坚赞学校 6:01 Ginger对学校师生印象深刻的事情 7:52 吉美坚赞学校为学...

14 Sep 2024 · 42 minutes
【湾区不明白节】袁莉:为了我们更值得的中国

湾区不明白节以播客主播袁莉和线下线上听众们的快问快答落下帷幕。她回答了自己为什么做播客,她做播客两年多来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播客未来的发展愿景,中国国内有多少人可以听到《不明白播客》,以及在海外建立中国社区,每一个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您想《不明白播客》举办更多像湾区不明白节的线下活动或是支持播客继续产出高品质的节目,欢迎给我们捐赠! 音乐:境外新势力乐队 吉他:自命不凡的羊 混音:小爱 视频版:bit.ly/bmb-111-ytb 文字版:bit.ly/bmb-111-txt(制作中,请稍候……) 时间轴: 1:30 哪个事件促使袁莉开始做播客治愈自己的政治抑郁? 5:04 袁莉在创立播客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8:37 《不明白播客》将来线下活动的计划 11:03《不明白播客》接下来的发展 13:45 在国内大概有多少听众? 16:55 在海外建立中国社区,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相关播客单集:... more

07 Sep 2024 · 20 minutes
【湾区不明白节】吴国光:习近平的权力是否到达了顶峰

上一期,许成钢老师分析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局。这一期,吴国光老师带来了对习近平政权的解析:习近平的权力到达了顶峰吗?习近平的权力与他的治理能力为何不匹配?中国的领导人继承会转成世袭制吗?中共干部为何“躺平”?​​在中国经济政治衰落的情况下,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吴国光曾在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工作,参与中共十三大前后政治改革政策的研究与制定。他现在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和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音乐:境外新势力乐队 吉他:自命不凡的羊 混音:小爱 视频版:bit.ly/bmb-110-ytb 文字版:bit.ly/bmb-110-txt 时间轴: 0:39 政治的核心:谁掌权和怎么用权治理国家 2:18 和中国历届最高领导人相比,习近平的权力集中程度如何? 7:24 吴国光从经济、反腐和外交的角度给习近平政权的治理绩效打分 13:37 习近平权力越大,治理能力就越弱:问题出在四个“I” 17:01 习近平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吗?... more

31 Aug 2024 · 1 hour,
【湾区不明白节】许成钢:中国慢动作的金融危机

202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达到了年初5%的增长目标,但这个数据可信吗?许成钢教授解释了可以从哪些数据观察中国经济实际的情况,以及他为什么称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局为“慢动作的金融危机”。在这一期访谈中,他还解释了为什么市场经济一定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官方的干预措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何种长远影响,以及他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和“中国式现代化”。 许成钢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 音乐:境外新势力乐队 吉他:自命不凡的羊 混音:小爱 视频版:bit.ly/bmb-109-ytb 文字版:bit.ly/bmb-109-txt 时间轴: 0:05 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达到了5%的增长目标,这个数据可信吗? 3:09 为什么称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局为“慢动作的金融危机”? 8:18 共产党国家经济改革失败核心原因是什么? 11:21... more

24 Aug 2024 · 50 minutes
【湾区不明白节】李思磐:重思自由主义与女权主义

继上周播出不明白节中与林培瑞的访谈,这周将会放出与李思磐的对谈。 李思磐在这一期节目中带领大家重新思考自由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她谈了中国公民社会近十几年来的转变,为什么一些自由主义者不认为女权问题属于政治议程,为什么近年女性更多地领导社会议题和社会运动,为什么女权主义运动需要被强调。 李思磐曾任职《南方都市报》调查记者和《南方周末》报系编辑,是妇女议题上国内最知名的记者和评论作者之一。她是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学者,2004年,她和其他记者创办了“新媒体女性”,呼吁新闻领域中的性别平等并举办若干女权主义公共文化活动。她目前是斯坦福大学的访问学者。 音乐:境外新势力乐队 吉他:自命不凡的羊 混音:小爱 视频版:bit.ly/bmb-108-ytb 文字版:bit.ly/bmb-108-txt 时间轴: 1:42 2012年在中国社会盛行的自由主义 6:10 “铁链女”舆论:女权意识的上升却伴随了人权意识的下降 9:07 中国传播的自由主义偏向古典自由主义 9:59 中国男性知识分子:缺乏自省的性别红利受益者 13:...

17 Aug 2024 · 48 minutes
【湾区不明白节】林培瑞:为什么习近平不能将中国社会带回毛时代

再次感谢各位热心听众上周日前来参与湾区不明白节的线上和线下直播,也请大家期待将来《不明白播客》举办的线下活动。如果您喜欢上周日的活动,欢迎您到我们的官网捐款支持或加入我们油管频道的不明白铁粉。 接下来几周我们将会陆陆续续放出不明白节精彩访谈的节选。油管版本将会播出活动的录像。这周我们将播出林培瑞教授开场的相声表演和与林教授的访谈节目。 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比较文学和中国文学教授。他也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过。八十年代,他是美国科学院中国的办事处主任。在六四期间,他保护过知名异见人士方励之夫妇。 在这一期节目中,他一人分饰两角表演了侯宝林的《戏剧与方言》。在访谈中,他谈到了四十年教学生涯以来,教过的大陆学生的不同;他怎么评价自己的三大职业生涯:教中文、教中国文学和参与中国民主运动;他认为习近平和毛泽东的统治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他怎么看待中美学术交流的缺失以及政治抑郁下我们还能做什么? 视频版:bit.ly/bmb-107-ytb 文字版全文:bit.ly/bmb-107-txt 时间轴: 0:21 林培瑞表演相...

10 Aug 2024 · 54 minutes
Mike Forsythe:中共高层官员如何隐藏巨额财富?

傅才德(Mike Forsythe)是《纽约时报》的调查记者,他最近和Wire China(连线中国)的两位记者共同报道了中国最有名的企业家马云和“明天系”曾经的掌门人肖建华之间的隐秘商业联系。(阅读:《揭秘马云和“明天系”肖建华的隐秘商业联系》) 傅才德这周作客不明白播客,分享了他从美国海军到驻华记者的经历,他为什么会报道习近平家族的财富,他对中国领导人家族财富的报道对他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他认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是否使中国高层领导人不那么腐败,他如何找到证实肖建华和马云之间商业关系的证据,习近平为什么要抓肖建华,以及普通人为什么应该关注高层腐败。 文字版:bit.ly/bmb-106-txt 时间轴: 1:04 傅才德的自我介绍:从高中就对中国感兴趣 3:02 拿着学生签证在北京当记者 5:15 在彭博新闻社的生涯:从披露人大代表财富到习近平的家族资产 15:27 报道习近平家产的后果:威胁和解雇 20:28 普通人为什么要关注高层官员敛财? 25:35 《揭秘马云和“明天系”肖建华的隐秘商业联系》背后的故事 33:11 是体制内的反对派提供了习近平、温家宝等人财富的材料吗?...

03 Aug 2024 · 1 hour,
蔡霞:习近平接下来五年要做什么?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每五年一次的三中全会从1978年起基本上是中共设置改革议题的重要会议。这次的全会决定,也提到了改革140多次。在经济面临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时刻,中国似乎也更加需要改革。 这一期我们请来了前中央党校教授蔡霞老师,来给我们分析、解读一下这次三中全会的《决定》,她认为这个决定主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决定里提到的“改革”是改什么,以及从这个决定中,中国普通民众和中共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期盼。 蔡霞于1992年进入中央党校学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她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共党建。2020年她因为批评习近平被开除党籍。 下周不明白播客将会造访湾区举办一场盛会,我们请到了四位大咖林培瑞、李思磐、许成钢和吴国光与我们聊聊中国议题。期待与大家线下见面,不能来现场的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个链接报名参与线上直播和互动。 文字版: bit.ly/bmb-105-txt 时间轴: 1:50 新华社发布的《改革家习近平》为什么全面下架? 9:14 习近平划时代的“改革”:颠覆邓江胡的改革 13:...

25 Jul 2024 · 1 hour,
何伟:我的两代中国学生——改革一代与习近平一代

何伟(Peter Hessler)可能是中国人最关注的美国非虚构作家。他写的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和《寻路中国》有众多的中文读者。 90年代中期,他在涪陵师专做过两年的英语教师。2000年至2007年,他是《纽约客》杂志驻中国的记者。2019年至2021年,他和家人搬回中国。在四川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期间,有学生把据说是他的言论贴到了网上,受到小粉红的攻击。而他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疫情的报道引发了另一种争议,认为他在颂扬中国政府。2021年,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拒绝跟何伟续约,他和家人搬回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居住。 这周何伟的新书《Other Rivers:A Chinese Education》在美国出版。这本书讲述了两个世代眼中的中国和对中国未来的两种期盼。在书的开头,何伟写到了自己的一个疑惑,同时也是困扰很多中国人、中国问题专家和外交政策制定者的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怎么可能经历如此多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变革,而政治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了呢?” 在这期播客里,何伟讲述了他为什么称他的两代学生为“改革一代”和“习近平一代”。他为什么说竞争是改革一代的信仰?为什么称习近平一代...

12 Jul 2024 · 1 hour, 26 minutes
裴敏欣:总统选举以及美国民主出了什么问题?

上周四晚上美国总统候选人第一次辩论,在那天晚上的辩论中,拜登总统声音沙哑,词不达意,甚至神情呆滞。辩论开始5分钟后,很多民主党人就开始绝望地互相发信息,整个党陷入了惊恐之中。有一个民主党分析员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问:我们怎么走到了这里? 当然不止是民主党。自从2016年川普当选后,共和党内部的一些坚决反对川普的人,叫never Trumpers 就说他们是一群没有党的人。他们说共和党被川普劫持了。 今天我们请来不明白播客的老朋友,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治学教授裴敏欣。裴敏欣的研究方向是专制政权与威权体制的转型。他八十年代到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教授。他也非常关注美国政治和民主制度的运作。 文字版全文:bit.ly/bmb-103-txt 时间轴: 1:23 为什么裴敏欣不看美国总统辩论 3:36 裴敏欣如何看待民主党对待此次辩论的消极态度 4:28 裴敏欣如何看美国各大媒体呼吁拜登退选 6:56 拜登不退选对民主党选情的影响 8:54... more

05 Jul 2024 · 45 minutes
Vicky Xu:我如何面对网暴、跟踪与中国身份认同

提示:本期播客含有疑似政府支持、用词粗鄙的网络暴力描述,可能会引起不适。 Vicky Xu,许微其,原名许秀中,是一名大陆出生的澳大利亚籍记者、研究员。2019年她因为报道了悉尼抗议香港警察活动,被小粉红污名为“汉奸”并网暴至今。 后来,她因为写报告揭露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人的迫害而被继续网暴,继而也被跟踪。中共的威胁使她失去了家人、朋友和爱人。她开始害怕亚裔面孔、犹豫去中国餐厅。去年,她搬到了台湾尝试用暴露疗法克服她对亚裔的恐惧。 不过,Vicky曾经也是一名小粉红,她将五星红旗纹身在脚踝上,在CNN等新闻网站下维护中共政权。这一期我们邀请了她来谈谈是什么使她不再爱国?她为何如此关心维吾尔人?中共的跨境镇压对她造成了什么影响?澳洲警方对此有什么反应?台湾如何治愈了她的精神创伤?她现在的身份认同是什么? 视频版:bit.ly/bmb-102-ytb 文字版:bit.ly/bmb-102-txt 时间轴: 2:00 Vicky介绍最近针对她的新一轮网暴有何不同 3:39 Vicky如何看待网暴从性别角度攻击她 6:18 她怎么从“小粉红”变成了今天的她? 18:16... more

29 Jun 2024 · 1 hour, 5 minutes
张戎:慈禧如何开启中国现代化

张戎1952年出生于四川,1978年到英国留学,获得英国约克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出版自传《鸿:三个中国女人的故事》讲述她的外祖母、母亲和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背后的中国历史。她后来写了一系列传记作品,包括《宋氏三姊妹与她们的丈夫》、《慈禧:开启现代中国的皇太后》以及与丈夫Jon Halliday合写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播客的听众可能记得我们曾经请学者萧瀚来谈过一期《中国古代的女改革家》,他认为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没有之一。​​ 今天我们请张戎来播客谈一谈《慈禧》这本书,她为什么选择写慈禧这个人物,为什么我们从历史教科书和流行文化中知道的慈禧和她书中描写的有那么大的偏差,以及她为什么写了这么多女性人物的传记。 视频版:bit.ly/bmb-101-ytb 文字版全文:bit.ly/bmb-101-txt 时间轴: 1:04 张戎写《慈禧》的契机 7:52 慈禧挪用海军拨款修颐和园的真实情况 11:08 慈禧应该为甲午战争的战败背上骂名吗? 22:00 慈禧放任义和团的前因后果 30:55 慈禧派使者出国了解西方 38:00 慈禧的统治方式和武则天有什么不...

21 Jun 2024 · 59 minutes
那些为美国工作签证焦虑抑郁的年轻人(下)

这两期我们采访了五位经历过H-1B申请的年轻人,他们与大家分享了移民美国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帮助想“润”的同学做出更好的决定。 上一期Andrea分享了她在工作和身份的双重压力下陷入深深的抑郁,而抽签五次仍然与H-1B无缘的David与他的女友则无奈地考虑是否要继续留在美国。Andrea和David都因专业是理科相关,毕业后有三年的时间来抽取H-1B。 这一期我们有两位年轻人,因为读的专业是文科和商科,必须在一年内申请到工签。韦女士介绍了许多人为延长抽签的时间而另辟蹊径,还聊了据说可以增加中签概率的各种都市神话。Sunny则是工签抽中却被拒了。而杨弋是这次我访谈中唯一一位成功上岸的,他现在已经加入了美国籍。他分享了美国绿卡申请遇到的不少坑和他为什么选择入籍。 文字版全文:bit.ly/bmb-100-txt 时间轴: 1:41 韦女士的分享 27:06 Sunny的分享 50:50 杨弋的分享 ... more

14 Jun 2024 · 1 hour, 9 minutes
那些为美国工作签证焦虑抑郁的年轻人(上)

几十年来美国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求学、求职的首选目的地,但复杂、漫长的美国移民过程和日益紧张的中美两国关系使很多人生活在高度不确定性中,有些人陷入了焦虑甚至抑郁。 美国移民局每年只发放85,000个H-1B工作签证,而每年都有很多人申请,加入抽签的大军。2024财年就有78万份申请。一些受访者在每年的抽签季节,只能相信玄学,去寺庙祈福,甚至吃一种传说中会增加中签概率的炸鸡汉堡。 我们采访了五位与美国移民系统斗智斗勇的年轻人,将分为两期播放。 美国碎片化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移民流程击碎了他们原先对美国的滤镜。这五位追求自由的年轻人为了签证和绿卡牺牲了不少实际的自由,比如不敢轻易搬家离职,也不敢回国探亲和出国旅游。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痛苦也要留在美国?他们对想要“润”到美国的年轻人们有什么建议?他们后悔当年来美国的选择吗?如果可以从头来过,他们还会选择美国吗? 这两期的受访者详细地分享了申请H-1B、绿卡的流程和他们的心路历程。我们希望他们的分享能给考虑“润”的人提供一些思考,也给正在美国移民程序中挣扎的人带来一些慰藉。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9-txt 时间轴: 1:45 ...

07 Jun 2024 · 55 minutes
王超华:从六四到白纸——国家纪念的意义

1989年4月北京天安门爆发大规模学生示威运动时,王超华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她代表研究生院参加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成为常委、副主席,组织参与各种活动。1989年6月3日下午她因连日劳累致病,住进了医院,没有亲历天安门广场清场过程。六四事件发生后,她是北京市公安局21名通缉学生名单中的第14位。​​她后来流亡美国,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博士学位。现在该校做兼职助理教授。 王超华在最近的一篇演讲稿里写到:“全球范围内,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民主化浪潮已经退去。现有的民主国家也遇到了各种危机。我们还相信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走向民主化吗?每年纪念六四还有意义吗?”这期播客我们就请她来探讨一下纪念的意义以及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在节目的最后王超华朗诵了刘晓波的诗《站在时间的诅咒中——“六四”十周年祭》。 文字版:bit.ly/bmb-098-txt 时间轴: 1:21 王超华在UCLA教授一门关于六四的课 11:55 如今六四被淡忘只是官方的问题吗?是否民间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14:43 六四天安门镇压要怎样被定义才能被举国纪念? 17:21 王超华如...

31 May 2024 · 59 minutes
丁学良:中美交流的历史性赤字

1949年8月中共建政前夕,毛泽东曾发表过著名的评论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历史性赤字,此后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两国关系才开始解冻。 过去五十多年中美关系起起伏伏,但两国之间的经贸、学术、文化交流一直没有中断。 但最近几年,中美交流再度出现了历史性赤字。美国来中国的留学生人数骤减,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也开始减少,两国间的经贸关系也大幅降温。 此外,皮尤研究中心5月1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81%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其中43%的人对中国持非常负面的看法。而2006年只有29%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中国方面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近几年好几部中国票房最成功的电影都是关于包含中美交战的朝鲜战争的。 中美之间的交流为什么会再度进入历史性赤字?今后还会继续恶化吗?这项赤字会对两国关系和两国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政治社会学家丁学良来分享他的观察和见解。 丁学良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 他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智库工作过。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现代化、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公...

24 May 2024 · 54 minutes
严歌苓:人人都丑的时刻,要想不丑,必须勇敢

严歌苓是当代华语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三十多年来,她创作了近三十部长篇小说。从早期的《少女小渔》《天浴》到近些年的《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芳华》和《一个女人的史诗》等,她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获得国际奖项的影视作品。 2020年新冠疫情之初,严歌苓发表了批评武汉疫情涉及瞒报的文章《借唐婉三字:瞒、瞒、瞒》。这导致电影审查部门要求导演张艺谋删除电影《一秒钟》向原著作者严歌苓致谢的内容。严歌苓夫妇因此开始了针对影片国际发行的维权。2022年2月,中国社交媒体上为“铁链女事件”舆情激荡,严歌苓在与旅美学者周孝正视频连线中赞同了周孝正“习近平就是人贩子”的意见。严歌苓没有意识到视频会直接播出。她为此承担了严重后果:微博账号被封禁,售书被下架、小说被禁止出版和重印、电影项目告停,上万人的书迷会公众号被停止更新,甚至连她的名字也无法出现在搜索结果中。 被中国大陆封杀的严歌苓,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与困扰,但她也似乎进入了另一种自由状态。她和丈夫Lawrence Walker(王乐仁)成立的“新歌媒体有限公司”,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米拉蒂》。这是她第一次不用面对中共审查制度写的中文小...

18 May 2024 · 47 minutes
【精选】谁是编程随想?

今天5月10日是阮晓寰,也就是编程随想,被捕3周年,我们会重播去年我和他的妻子贝女士的对话。编程随想的推特账号和博客都依然在,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的博客的最后更新时间是2021年5月9日,希望它不会永远停留在那里。 他的一位粉丝跟我说,大家可以到编程随想的推特@programthink上去留言,就像很多人去李医生的微博去留言一样。李医生永远看不到了,但阮晓寰有一天应该还能看到,有多少人在惦记着他。这位粉丝说,也可以给他寄明信片。 邮寄地址:上海市杨浦区中原路1101号(上海市杨浦区看守所) 阮晓寰(收)邮编:200438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48-txt 时间轴: 1:30 贝女士讲述阮晓寰被捕的经历 6:34 贝女士是如何发现阮晓寰就是“编程随想”的 16:30 贝女士讲述与阮晓寰相识与结婚的经历 24:24... more

10 May 2024 · 1 hour, 7 minutes
Scott Kennedy:中国经济迷思背后习近平的“四个不”

甘思德 (Scott Kennedy) 博士是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及中国商务和经济董事项目主任。作为中国经济政策领域的顶尖专家,他频繁往返于中美逾三十年。甘思德博士的专业领域包括: 产业政策、科技创新、企业参政议政、中美商贸关系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 2022年9至10月甘思德博士在北京和上海共待了一个月,是疫情期间少有的到中国访问的美国智库资深研究员。在疫情结束后的一年半时间,他又多次访问中国。我们今天就请他来谈一下,他对两国的官方与民间交流现状有什么看法,疫情之后他感受到的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与之前相比是否有很大的不同,他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前景,以及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势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5-txt 时间轴: 2:00 中美政府使两国学者交流变得“过于安全化” 8:50 甘思德认为现在去中国安全吗? 10:20 甘思德认为中国的防火墙是中美交流的一个大障碍 13:08 甘思德这次见到的中国人对国内政治和经济前景的看法和疫情前有什么不同? 15:24 为什么中国没有采取经济政策增进投资者和消费者的...

03 May 2024 · 49 minutes
美国应该封禁TikTok吗

周二,美国参议院以国家安全为由通过了一项法案,将迫使字节跳动出售旗下的TikTok应用,否则直接将其封禁。周三,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该法案,使其成为法律。TikTok承诺将挑战这项法律。该公司CEO周受资在视频中对美国用户说:“在TikTok上的言论自由反映的价值观和使美国成为自由灯塔是一样的。“ 他说:“我们有信心,我们将继续在法庭上为你们的权利而战。事实和宪法都站在我们一边,我们期待再次胜利。” 正好前几周,曾经在字节跳动和TikTok都工作过的C先生找到我,说他想谈一谈他对所谓“当下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最成功的出海公司”的一些思考。他去年从TikTok离职,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反思这家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平台存在的问题。他说,思考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公民、员工和朋友。 在这期谈话中,我们讨论了互联网从业者对平台的社会影响力的盲区是什么,字节和TikTok的员工是否用抖音这些短视频应用,TikTok是大外宣还是地缘政治的受害者,他认为美国国会是否应该封禁TikTok,以及他是否推荐年轻人进入互联网行业。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4-txt 时间轴: 1:5...

27 Apr 2024 · 52 minutes
【精选】许成钢:中国经济还有救吗?

这周我们为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和YouTube付费会员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是上个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不明白播客听众见面会的录音剪辑。我们已经通过电子邮件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发送链接,请大家记得查看邮箱。为了安全起见,这个群发的邮件不包括使用国内电子邮箱捐赠的听众,如果您想要链接,请您发邮件到不明白播客的邮箱 (bumingbaipod@gmail.com),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给您单独发送。 这周我休假,我们将重播采访许成钢教授的一期播客《中国经济还有救吗?》刚刚公布的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数据超过预期,出口增长强劲,为什么要重播这期?我想许成钢教授这期节目的价值在于提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特别是中共领导人为什么要搞经济,为什么要搞经济改革。 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说2023年GDP增长5.2%,但这不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体验。大家对经济前景充满各种疑问和焦虑。这一期我们请来了《不明白播客》的老朋友、斯坦福大学的许成钢教授,来回答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比如,中国经济如果一味地坏下去,会坏到什么程度?会垮吗?可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垮?经济一路下行的话,中共的统治有多坚韧或者多脆弱?不少中产阶级惶恐,害怕...

19 Apr 2024 · 47 minutes
高阿姨:我目睹了奈飞版《三体》中的文革暴力

提示:本期播客含有关于文革暴力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不适。 下一周,不明白播客将会重播一期精彩节目。同时,我们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和YouTube付费会员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是上个月在洛杉矶举办的不明白播客听众见面会的录音剪辑。我们会通过电子邮件给参与过捐赠的听众发送链接,请大家下个周末记得查看邮箱。为了安全起见,这个群发的邮件不包括使用国内电子邮箱捐赠的听众,如果您想要链接,请您发邮件到不明白播客的邮箱 (bumingbaipod@gmail.com),我们的工作人员会给您单独发送。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最成功的文化输出。这部史诗级的科幻小说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热心读者。三月底,奈飞Netflix播出了用《三体》改编的电视剧的第一季。这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文化盛世却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引发了愤怒和嘲笑。 中国社交媒体上一大抱怨是,该剧开始时的“文革”情景太真实或太暴力。有些评论者对是否有必要提及文革表示怀疑,说奈飞是“为了醋包饺子”,故意丑化中国。还有些评论者指责剧作夸大了“批斗会”的暴力程度。 这一期我们请来1966年文革发生时在清华大学上一年级的高阿姨,...

12 Apr 2024 · 47 minutes
张洁平:活出你想要的中国

不管是在西方民主国家还是在威权统治的中国,当下许多人都经历着政治抑郁,对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不抱有信心。这一期我们邀请了资深媒体人张洁平来分享她如何从记者转型内容创业,并通过一家家地开书店探索在海外重建中国的可能性,以及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过程。 张洁平毕业于中山大学和香港大学,先后任职于《亚洲周刊》、《阳光时务周刊》、《号外》,她是《端传媒》的创始主编,后来创办了去中心化的内容创作与讨论平台Matters。她在疫情期间在台北创办了一个名叫“飞地”的独立书店,这个中文书店目前已经开到了泰国清迈,并准备在世界其他城市开设分店。她现在是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2-txt 时间轴: 张洁平为何跳出记者身份开始创业? 5:11 用实践去寻找答案张洁平开的“飞地书店” 7:14 疫情期间在台北开店的契机10:53 “飞地”:香港精神的延续15:46 “飞地共和国”和“飞地公民”18:03 通过飞地创造“人与人连接”的空间在海外重建中国 《纽约时报》专栏:《“润”出中国后,他们开始“重建中国“》 19:50 世界各地的飞地书店和重建中国...

06 Apr 2024 · 44 minutes
裴敏欣:被监视的人民——监视与中共独裁的延续

几十年来,很多中国问题专家认为,经济自由化和繁荣将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民主。而事实是,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政权的控制反而加强了。这是为什么呢?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的裴敏欣教授在新书《哨兵国家》(The Sentinel State) 中指出,答案在于中国国家监控体系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并不仅仅是因为近年来为人津津乐道的人工智能、面部识别和手机跟踪等技术。这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庞大的、劳动密集型的线人网络。 今天我们就请裴敏欣教授来给我们讲一下他花费了巨大心血做的这项研究。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91-txt 时间轴: 1:13 裴敏欣写《哨兵国家》的缘由以及用到的资料 4:54 中国的国家安全系统由哪三部分组成 7:20 中共对社会的监控和前苏联的不同 10:21... more

30 Mar 2024 · 38 minutes
王小帅:中国电影怎么了?

这周我们将播出主持人袁莉对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采访,在我们的 Youtube 频道会有视频版本,以后我们将会视题材不定期做视频节目。 最近,王小帅执导的影片《沃土》没有获得审查机构同意就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后,微信上有篇广为流传的公众号文章,题目是《又是一部注定没有无法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从1993年自费拍摄《冬春的日子》起王小帅就一直在与审查机关斗智斗勇,他曾经有10年的时间一直处于地下,拍出的影片无法在国内上映,2004年后虽然走向了地上,但和中国所有的电影人一样,也需要面对审查制度。他说,他和其他电影人聊想法的时候,时时刻刻要想的一个问题是:“拍这个能过吗?” 他说他这次带《沃土》去柏林,就是想做30年前同样的事:推门。他想让电影生存下去,所以他决定去推这个门。他说:“这种情况三十年前就开始了,半个甲子,又回来了,不可思议。” 在这一期的访谈里,王小帅讲述了他作为“禁片导演”的经历,在审查如此严厉的当下他为何会选择拍摄背景是土改和大饥荒的《沃土》,中国为什么没能像韩国那样出现很多一流的电影,他为什么把电影镜头聚焦于历史和历史中的小人物,他如何理解历史在他的电影里扮演的角色,他...

24 Mar 2024 · 53 minutes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为何严重?

近几年,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据复旦大学2022年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在5000多名14岁至35岁的受访者中,半数多受访者有焦虑问题,近三成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2017-2021 年中国 10岁~24 岁年龄组群体自杀现象呈上升态势,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多。我们也经常在各种新闻中看到非常悲惨的消息。 我们这期的嘉宾就是一位受到各种心理疾病困扰并多次尝试过自杀的年轻人赵同学。每个人的心理和生活状况都有其独特性,但我希望通过赵同学的分享,能引发大家从教育、家庭、医疗和社会层面进行反思,重视人群中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友善的环境,提供更多帮助。 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89-txt (制作中,请稍候) 时间轴: 1:32 赵同学的自我介绍 3:16 赵同学的家庭情况 8:53 赵同学回忆自己的初中经历 17:22 赵同学介绍自己高中的经历... more

16 Mar 2024 · 1 hour,
女子主意: 腿毛、A股、吴京王志安和铁链女

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我们将播出一期特别节目。 我搬到纽约快一年了,每次有人问我纽约怎么样?我都会说这座城市又脏又破又贵,但这里的人太有意思了,好像全世界最有意思的人都跑到这里来了。每次他们让我举例都有什么样有意思的人,我都会提到女子主意这个泛女权活动平台的参与者们,特别是她们每个月举办的女权脱口秀,包治各种抑郁。否则怎么会100多张票几秒钟就被抢光了? 女子主意这个平台的宗旨是:“希望女性朋友们在这里互相认识,共同成长,探索自我、社群和社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女权之路。”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会听到关于腿毛、中国A股、王志安和吴京谈铁链女以及民运圈的性骚扰现象等话题。最后大家还能听到并在油管上看到女子主意的活动者们走上纽约街头,喊出女权即是人权,民主运动从反性骚扰开始等口号。 祝所有的女权主义者节日快乐! 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88-text (制作中,请稍候)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

09 Mar 2024 · 40 minutes
《不明白播客》3月17日洛杉矶听众见面会预告

今天跟大家说个事儿。一直以来很多听众反映希望能举办播客的听众见面会。虽然我在纽约、东京、台北、清迈都做过分享,但都是应邀去讲话的。这次不明白播客要组织自己的活动了!我3月17日到洛杉矶出差,希望在那个周日的下午和洛杉矶的听友们见个面,和大家分享一下做播客近两年来的感受,也听一听大家有什么问题和建议。 我希望这个见面会能够成为连接不明白播客听友们的一个契机,成为大家在海外重建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这个主题,我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写了专栏《“润”出中国后,他们开始“重建中国”》: “从东京、清迈到阿姆斯特丹和纽约,海外华人正在构建在中国遭到禁止的公共生活,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而这正是共产党不希望看到的。他们开设中文书店、举办研讨会并组织民间团体。这些移民正在创造一个不同的中国,一个更有希望的社会。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在重新定义作为中国人的意义。” 选择洛杉矶作为第一站是因为播客的数据分析说,洛杉矶是排在深圳之后的第二大城市。 这次我们也非常荣幸地请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来主持。相信不少听众知道白教授,他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和文化研究专家,翻译过王安...

07 Mar 2024 · 3 minutes
高志斌:中国梦碎后,我走线去了美国

高志彬曾经信仰中国梦,相信只要辛勤工作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好,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似乎也是事实,直到有一天他的房子被强拆。2023年他加入了走线的队伍,从没出过国的他带着13岁的女儿穿过南美的热带雨林,在墨西哥扒火车,翻墙进入了美国。下面是他的故事,一个梦想幻灭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到异国他乡重新寻找梦想的故事。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7-txt 时间轴: 0:43 高志彬的自我介绍 3:33 高志彬在北京奋斗的经历 6:00 高志彬在北京遇到强拆的经历 9:04 为什么高志彬会选择对抗政府强拆 15:48 高志彬因为被强拆开始上访的经历 18:31 高志彬是如何听说“走线”的 21:53 高志彬与妻子离婚的经历... more

03 Mar 2024 · 1 hour, 13 minutes
王力雄:中国可以如何避免崩溃?

1991年王力雄的第一部政治寓言小说《黄祸》在香港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在1989年之后对国家前途充满迷茫的中国人中间广为流传。这部小说描写了“六四”事件后的中国如何陷入政治、经济、人口与生态等各种危机,最后导致大崩溃,中国人向世界各地逃难,形成“黄祸”。 事隔30年后,王力雄出版了《黄祸》的姊妹篇《转世》。这部政治寓言小说描写了在主席过世之后中国社会各阶层,从国家领导人、军队将领、野心家、革命者、恐怖分子、科学家、平民百姓到网红,在时代的大动荡中因缘际会走上了民主转型之路。 王力雄1980年脱离体制,靠独立写作为生。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推动中国民间社会的成长,参加了各种中国向民主化转型、建立公民社会的活动,写了很多部有影响力的书。他写作的《天葬:西藏的命运》和写新疆问题的《我的西域,你的东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著作。他在《黄祸》和《转世》之间出版的政治科幻小说《大典》也非常有想象力。他的著作可以在绝地今书网站购买下载,欢迎大家前去购买。 本期播客,主持人袁莉问了王力雄这样一些问题:中国未来更可能走向《黄祸》式的大崩溃,还是《转世》这种温和的转型;在数字极权的控制下,中国社会发生政治转型...

25 Feb 2024 · 1 hour, 7 minutes
基金经理:我为什么离开A股?

Leo是一位投资A股的私募基金经理。他曾经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股票市场充满信心,也曾幻想着能够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成长致富。他说自己以前应该算是小粉红,甚至到现在也还是用华为手机。但在去年底他清掉了自己的仓位,开始投资美国指数基金。 在这期节目里,Leo跟我分享了他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的信心是如何逐渐瓦解的,以及他会给自己的亲友什么样的投资建议。 文字版全文:https://bit.ly/bmb-085-txt 时间轴: 0:45 Leo的自我介绍 6:06 为什么中国的股市自2023年7月起有了变化 10:45 Leo 介绍中国股市和经济的关系 13:13 Leo 如何看待中国的散户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下面抗议 19:09 为什么... more

17 Feb 2024 · 46 minutes
【精选】从致富到返贫,一位企业家的自述

本周过春节,《不明白播客》休息。我们重播2023年播出的节目《从致富到返贫——一位企业家的自述》。孙军利的经历很具有代表性,也很能解释当前的经济状况。在充满不确定性一年,祝愿大家像哈维尔说的那样,“拒绝谎言,真诚磊落地活着。” 祝大家春节快乐,我们节后再见! 70年代出生的孙军利应该可以算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个绝好例证。她来自陕西一个贫穷的山村,父亲在她5岁时发生事故,失去了双手。她摆过地摊,开过出租,2008年开体育服装店赚了第一桶金,在电商崛起时及时地开了咖啡厅。但到2020年底时,她不仅失去了自己的20家餐厅,而且身负巨债,为生意失败付出了巨大的个人代价。 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60-txt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

11 Feb 2024 · 54 minutes
许成钢:中国经济还有救吗?

中国官方统计数据说2023年GDP增长5.2%,但这不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体验。大家对经济前景充满各种疑问和焦虑。这一期我们请来了《不明白播客》的老朋友、斯坦福大学的许成钢教授,来回答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比如,中国经济如果一味地坏下去,会坏到什么程度?会垮吗?可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垮?经济一路下行的话,中共的统治有多坚韧或者多脆弱?不少中产阶级惶恐,害怕再次跌入贫困,这个情况会大规模发生吗?普通的中国人可以做什么准备?还有,中国经济继续疲软对世界经济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世界应该做什么准备? 许成钢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他的研究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4-txt 时间轴: 1:17 许成钢认为中国2023年GDP增加5.2%这一数据可靠吗 4:50 在中国公开数据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判断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9:03 为什么习近平要表示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10:48 许成钢认为中国接下来会采取何种举措来防止金融危机 14:55 中国当今的经济问题是...

03 Feb 2024 · 47 minutes
哈金:文学、自由与流亡

上个月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作家哈金老师来纽约现场作客不明白播客。这次对话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主要谈哈金的新作《从莫斯科回来的女人》,也就是上一期播客。下半场,也就是这一期播客我们主要谈了文学、自由和身份, 哈金原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辽宁一个军人家庭,1984年前往美国留学,1989年读博士的时候北京发生了天安门六四事件,他从此留在了美国,从事英文写作和教学。哈金是华裔以英文创作的作家中成就最高的人之一。他的小说《等待》Waiting、《好兵》Ocean of Words、《战废品》War Trash 等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福克纳奖和海明威奖等大奖。 最近,哈金出版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The Woman Back From Moscow 《从莫斯科回来的女人》,从话剧和电影导演孙维世的角度写了一个和中共高层有着各种羁绊的女艺术家的一生。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3-txt 时间轴: 1:00 哈金作为作家的日常... more

27 Jan 2024 · 40 minutes
哈金:《从莫斯科回来的女人》

上个月我们非常荣幸地请作家哈金老师来纽约现场作客《不明白播客》。这次对话分上下两场,上半场主要谈哈金的新作《从莫斯科回来的女人》,以及这本书中展现的中共对女性的态度,及其中展示的中共历史上很多最黑暗的时刻。下半场我们主要谈了文学、自由和身份,会在下周播出。 哈金原名金雪飞,1956年出生于辽宁一个军人家庭,1984年前往美国留学,1989年读博士的时候北京发生了天安门六四事件,他从此留在了美国,从事英文写作和教学。哈金的小说《等待》Waiting、《好兵》Ocean of Words、《战废品》War Trash 等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大奖。 最近,哈金出版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The Woman Back From Moscow 《从莫斯科回来的女人》,从话剧和电影导演孙维世的角度写了一个和中共高层有着各种羁绊的女艺术家的一生。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2-text 时间轴: 1.35... more

20 Jan 2024 · 39 minutes
大选前夜体验台湾民主的细节

这周《不明白播客》主持人袁莉加入了一个台湾观选团,与其他9位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女性飞来台湾观看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和立法委员选举。 但观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个精心设计的行程带团员们从认识蒋家王朝开始,继而在二二八纪念馆和景美监狱,直面台湾民主进程的残酷与牺牲,再到与台湾弱势群体对谈,理解民主对于普通人的意义,直到选举前夜和台湾几十万民众参加两个党派的总统选举造势活动。我们学习了台湾民主的历程,体验了民主的细节。 今天是1月13日周六,台湾的投票日。在选举结果出来之前主持人请来了观选团的一位团员亚美,来跟不明白播客的听众们分享一下她在这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想。 考虑到台湾议题的敏感性,我们对亚美的声音做了变声处理。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1-txt 时间轴: 1:09 嘉宾“亚美”的自我介绍,这一周最大的收获 7:30 第一天参观“认识蒋家王朝”的感想 10:54 第二天参观总统府的经历 15: 42 参加关于台湾陪酒小姐和无家可归者的展览 25:49... more

14 Jan 2024 · 57 minutes
杨孟轩:历史创伤、记忆与台湾认同

1月13日,台湾将举行总统大选,本周我们将播出对历史学者杨孟轩的访问,请他从历史记忆的角度来解释台湾蓝绿阵营形成的渊源。 杨孟轩在台中出生成长,十四岁赴加拿大多伦多留学,硕士期间开始研究台湾历史,现任密苏里大学历史系东亚史副教授。他2020年出版了著作《逃离中国:现代台湾的创伤、记忆与认同》英文版,2023年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逃离中国》,为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后那段历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80-txt 时间轴: 1:36 杨孟轩写《逃离中国:现代台湾的创伤、记忆与认同》的缘由 2:58 杨孟轩采访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经历 8:00 为什么杨孟轩认为外省人既是因残酷内战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又是君临于台湾岛民的专横殖民者 13:37 如何看待外省人对台湾的影响 20:37 杨孟轩如何看待“创伤叙述”的作用 32:55 中共如何把日本侵华这个历史创伤工具化 35:57... more

06 Jan 2024 · 1 hour, 15 minutes
2023年,我的“不明白”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2023年最后一期播客,我们征集听众朋友们来一起做一期节目,请大家来信分享这一年最不明白、最困惑的是什么以及2024年最想明白的是什么。我们收到了很多听众的来信,我来念其中的一部分。来信都做过编辑,略有删减。 非常感谢听众朋友们来信参与制作本期节目,谢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 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79-txt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

30 Dec 2023 · 16 minutes
吴国光:2023年中国政坛为何怪事频频?

【征稿启事】2023年就要结束了,我们想征集听众朋友们一起来做一期播客。2023年你最不明白的一件事是什么?请讲一个小故事,而不是感想或是评论。形式可以是语音,可以是文字。欢迎将您的投稿发送至我们的邮箱: bumingbaipod 艾特 gmail.com 。 二十大之后,习近平进入第三届任期,政治局常委由清一色的习家军占据,习近平的权力可谓达到了顶峰。然而2023年这一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都出现了不少怪事。 习近平一手提拔的外交部长秦刚和国防部长李尚福都在任期不到一年即被免职;疫情解封后中国经济未能如预期那样迅速复苏,而是陷入几十年来未有的疲软;外交上则扔掉了战狼的外套,习近平在旧金山和拜登会面时笑容满面,更是暗示要重启熊猫外交。应该说2023年对习近平来说并不容易。 这一期我们请来斯坦佛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教授,来跟我们讲一下,2023年目睹的这些怪现状为什么会出现,以后会成为常态吗? 文字版全文:https://bit.ly/bmb-078-txt 时间轴: 01:27 2023年中共高层的震荡会成为今后的常态吗 14:...

23 Dec 2023 · 1 hour, 7 minutes
我所认识的高耀洁医生

高耀洁医生于12月10日在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95岁。她因揭发1990年代遮盖河南卖血和血浆经济导致艾滋病蔓延,而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滋病第一人”。 上世纪90年代,已经退休了的妇产科医生高耀洁在一次会诊时遇到艾滋病病例,继而发现了河南存在因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现象。她从此走上了艾滋病防治与救助工作,力图推动中国当局重视艾滋病蔓延的真实情况。 高耀洁医生的努力起初为她在中国赢得声望,在国外也广受赞誉。但最终中共试图让她保持沉默,她成为政府重点监控与打击的对象。她于2009年到了纽约,在人生的最后十多年过着流亡生活。 今天我们请来了两位作家林世钰和罗四鸰,她们都认识高耀洁医生,也写过关于高医生的书和文章。 文字版全文: https://bit.ly/bmb-077-txt 时间轴: 1:10 作家林世钰介绍她和高耀洁认识的经历 4:40 作家罗四鸰采访高耀洁的经历 6:21 罗四鸰介绍高耀洁的生平 8:49 林世钰讲解高耀洁的性格 13:33... more

17 Dec 2023 · 51 minutes
“雪饼案”:当局为何如此忌惮黄雪琴、王建兵?

2021年9月19日,独立记者黄雪琴、职业病权益倡导者王建兵突然失联。 此前,黄雪琴已获得英国政府授予的“志奋领奖学金”,按照原计划,她第二天就要飞往英国攻读性别研究硕士课程。 同年10月27日,两人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名义被执行逮捕。 在两年之后,也就是今年的9月22日,此案终于在广州市中级法院正式开庭,法院外围连夜封路,不允许任何人聚集和围观。 大家把这一案件称为“雪饼案”。 今天我们请来了黄雪琴的朋友 Momo 和王建兵的朋友 Leo,请他们来讲一讲自己认识的黄雪琴和王建兵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令当局如此忌惮?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6-txt 时间轴: 0:00 黄雪琴的自述 3:22 Momo和Leo介绍自己刚开始认识黄雪琴、王建兵时的情景 6:25... more

10 Dec 2023 · 1 hour, 6 minutes
蔡霞:习近平何以顺利集中权力?

《不明白播客》自去年5月开播以来,已经顺利播出了75期节目,我们一直没有任何商业合作,坚持非盈利、非商业化的开播初衷。我们希望把有趣的谈话分享给世界各地的中文听众,减少墙内墙外的信息壁垒。 今天,我们开通了听众捐赠渠道,一直以来希望能给《不明白播客》捐赠、打赏的听众现在可以在 YouTube 加入会员,成为“不明白铁粉”了。大家也可以通过 Stripe 和 PayPal 等渠道给播客捐赠,我们在本期节目的介绍中放有捐赠链接,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捐赠获得的收入将会全部用于播客的长期发展。这一年多来先后有十多位志愿者默默无闻地在幕后帮助我制作节目。他们或者完全免费工作,或者只接受很少的报酬。我希望能够持续地给听众带来高质量、专业化的内容,陪大家一直走下去。 所有的打赏、捐献、会员付费均为自愿,《不明白播客》在各个平台上均会保持目前的免费状态,不会设置任何收听、收看限制。在 Youtube 上参与捐赠的听众可以参加每年两次的会员直播互动活动。在其他平台上支持我们的听众我们还在想能用什么方式向大家表示感谢。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希望您给我们留言、写信,分享您对节目的反馈,同时也欢迎把...

03 Dec 2023 · 56 minutes
李老师:白纸运动是开始,不是结束

一年前白纸运动发生前夕,李颖是一位普通的留学生。他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迷茫、无力、政治抑郁,不知道什么时候清零运动可以结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从意大利回国,更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在走向什么样的未来。 很快,在白纸运动、富士康和全国各地对清零运动的抗争中,李老师的推特成为中文信息的集散中心。墙内的人向他投稿,他通过推特向世界发布中国人正在经历什么。 今天我们请来了李老师,请他谈一谈这一年他观察到的中国人的变化,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发声的人要付出了哪些代价,他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他为什么喜欢用“雪花”这个象征,为什么喜欢谈“爱”,他如何避免在与怪兽搏斗的时候自己也变成怪兽,如何看待头号反贼这个称呼,以及他为什么认为白纸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4-txt 时间轴: 1:10 李老师在一年前“白纸运动”前夕的生活状态 7:20 李老师如何看待“头号反贼”的称谓,如何看待自己推特的定位 12:12 李老师面对整个国家机器会感觉到害怕吗 14:42 李老师如何看待自己的推特账户成为中文信息的中心 17:08 李老师为什么得出中国的言论管...

25 Nov 2023 · 1 hour, 17 minutes
孙韵:习近平在美国的魅力攻势有用吗?

11月15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次会面受到高度关注,双方似乎都非常有意愿稳定双边关系,使其不要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拜登可以说给足了习近平面子,包括在他们会面的旧金山斐洛里庄园​​门口等待习近平的到来,习近平离开的时候也送到了门口,还夸他的红旗车“漂亮。” 同时,习近平这次也在美国实施了魅力攻势,包括暗示中国会把新的大熊猫送到美国​​。他的一些讲话也被认为有示好的意愿。据新华社报道,在两国首脑会面中,习近平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他还说:“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 今天,我们请来美国华盛顿 Stimson(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来给我们分析、评点一下这次首脑峰会的成果。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3-txt 时间轴: 1:13 孙韵如何评价本次习拜会 3:18 本次峰会如何改变中美的长期国际关系 5:31 习近平访美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成果如何 10:58 如何评价习近平与美国商界领袖晚宴上的讲话 13:08... more

18 Nov 2023 · 32 minutes
在经济萧条中挣扎的农民工(下)

本期节目,我们继续关注在经济萧条中挣扎的农民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2020年的讲话中承认,“经济一有波动,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农民工。”他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有2000多万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返乡。而在2020年,有近3000万农民工因为疫情被迫留乡,也没办法工作。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2008年和2020年农民工的大规模返乡没有带来任何社会问题,是因为他们“在老家还有块地、有栋房,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但是对那些在城市长期工作生活的农民工而言,回到农村的前景往往是黯淡甚至可怕的。他们享受不到和城镇人口相同的医保、失业和退休福利。 感谢所有给我来信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家人们。《不明白播客》希望继续关注农民工问题,尤其是工人权益问题。欢迎大家来信。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2-txt 时间轴: 01:12 Hunter Ge 36:50 卡车司机庞先生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

11 Nov 2023 · 54 minutes
他们为什么悼念李克强?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10月27日去世后,虽然中共的讣告称李克强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但是中共官方和官方媒体的反应可以说是相当矜持甚至冷淡。 社交媒体上称他为“人民的好总理”和“伟人”的评论被删除,他说过的金句:“长江黄河不会倒流”、“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等几乎变成了抗议口号。 这期节目我们采访了三位自发悼念李克强的人士。他们从外地去李克强的合肥老家献花,或者在自己的学校校园里张贴标语。他们为什么要悼念一个并没有做出什么政绩的总理?他们为什么要去做一件官方并不乐见的事情?他们害怕吗?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1-txt 时间轴: 1:12 Tom 21:11 翁先生 29:59 李先生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ore

03 Nov 2023 · 49 minutes
这可能是上海最肆无忌惮的节日

这是一期《不明白播客》的特别节目,我们周末会有正常更新。做这期节目是因为上海市民再次打动了我。万圣节这个在西方纯为好玩搞怪的节日,在上海被大家玩成了万梗节。在公共表达空间几乎完全消失的今天,上海的年轻人在马路上放飞自我,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梗表达自己的情绪。 今年上海的万圣节既有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麦当劳叔叔,也有维尼熊、身上贴满白纸的一位市民、电影《霸王别姬》中被革命小将打倒的程蝶衣、举着“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牌子的鲁迅,以及给恐龙做核酸的大白。 看着这些充满创意的年轻人,严阵以待的警察,以及推特上李老师不停发出的全国和全世界各地悼念李克强的图片,我想起了李志的那首歌《人民不需要自由》。不知道那位带着故事和银子来看他的人还会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人民不需要自由”吗? 今天我们请两位上海市民来谈谈他们对这次万圣节的感受。 文字版全文:bit.ly/bmb-070-txt 时间轴: 1:20 F女士的采访 15:05 劳伦斯的采访 19:51 劳伦斯朗读自己的文章《万圣节,哪怕只为这一晚姿态万千》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

02 Nov 2023 · 27 minutes
不明白播客
2023年,我的“不明白”
不明白播客
0:00
-0:00

Listen now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Overcast
Podcast Addict
Pocket Casts
Castbox
Podbean
iHeartRadio
Player FM
Podcast Republic
Castro
RSS

Description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明白播客》2023年最后一期播客,我们征集听众朋友们来一起做一期节目,请大家来信分享这一年最不明白、最困惑的是什么以及2024年最想明白的是什么。我们收到了很多听众的来信,我来念其中的一部分。来信都做过编辑,略有删减。 非常感谢听众朋友们来信参与制作本期节目,谢谢大家一年来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 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79-txt 官网:bumingbai.net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 推特:@bumingbaipod 蓝天:@bumingbai.net Mastodon:@bumingbaipod Telegram:@bmb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