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link/1553436127
pod.link copied!
衣櫥裡的讀者
衣櫥裡的讀者
黃星樺|知識.文化.音樂.閱讀.讀書.聽書.說書

衣櫥裡的讀者

Listen now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Overcast
Podcast Addict
Pocket Casts
Castbox
Stitcher
Podbean
iHeartRadio
Player FM
Podcast Republic
Castro
RadioPublic
RSS

Episodes

75.【語言學】不同的語言,如何讓我們經驗到不同的世界?|《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

⚠️⚠️⚠️ 節目中我犯了口誤,將本書作者之一蘇席瑤老師說成是在台大任教。其實蘇席瑤老師是畢業於台大,現在在國立師範大學任教。敬請各位聽友留意。 🔖 本集內容 00:30 「電車難題」如何啟發了語言學的研究? 11:37 喜歡「中英夾雜」的人,究竟在想什麼? 18:09 語言相對論:一種語言,就是一種不同的經驗世界 21:07 一種沒有「上下左右」觀念的語言,如何可能? 25:11 不同的語言,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疾病體驗? 28:09 語言如何影響了音樂創作? 36:58 如何用音樂模仿史達林說話?... more

29 Apr 2024 · 46 minutes
74.【繪本】大詩人臨終前,寫出什麼樣的童話故事?|《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

📚 感謝聯經出版贊助播出本集節目。 《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Ⅰ》購書連結:https://closetreader.com/kenji1 《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Ⅱ》購書連結:https://closetreader.com/kenji2 -- 🔖 本集內容 00:30 大詩人臨終前留下的筆記,如何感動了一百年後的人們? 05:44 《宮澤賢治的繪本散策》:如何看見不一樣的宮澤賢治? 10:18 故事分享:〈拉大提琴的果許〉 17:12 故事分享:〈銀杏的果實〉 21:39 故事分享:〈虔十公園林〉 27:52 宮澤賢治的真實人生,與他寫下的童話故事非常相似... more

05 Feb 2024 · 37 minutes
73.【藝術】如何閱讀一檔展覽?|從《生/活在一起: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談起

🏛️ 展覽資訊 《生/活在一起:第八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 日期:2023.11.4~2024.1.28(星期一休館) ⊚ 時間:10:30~17:30 ⊚ 地點:鳳甲美術館(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 線上展場:https://distant.gallery/tiva-23 ⊚ 策展團隊:徐詩雨、葉佳蓉、王敬希、錢思穎、李蝶衣 -- 🏺 提及作品 ① 森林們(Forests)。Simon Plouffe。單頻道錄像,16’22”。2022。 ②... more

26 Dec 2023 · 1 hour, 3 minutes
72.【建築學】「走廊」如何成為了現代建築中最奇異的空間?|《從繪圖到建築物的翻譯及其他文章》

🔖 本集內容 00:30 在旅館走廊上迷路,是怎樣一種體驗? 11:00 「走廊」是現代建築的創新發明 12:42 重視日常經驗的建築史家:Robin Evans 14:54 在沒有走廊的傳統建築裡,人是如何移動的? 18:42 走廊如何為建築空間創造出了私密感? 25:50 倫敦的「貧民窟重建運動」是如何失敗的? 34:10 走廊的弔詭:走廊是為了連接,還是為了隔離? 39:30 本集音樂介紹:巴赫的〈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 more

23 Oct 2023 · 51 minutes
71.【社會學】一群克制慾望的人,如何創造出了資本主義?|《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 本集內容 00:30 擅長「克制慾望」的人,為何比較容易成功? 03:11 資本主義的運作,有賴於人們克制當下享樂的慾望 08:09 為什麼在 16 世紀的西歐,開始產生了「克制慾望」的精神? 09:23 我嘗試以「克制慾望」為主軸,重讀韋伯的名著 11:12 新教倫理中的「勤奮」和「節儉」,必然帶來資本的累積 14:28 舊教地區,為何沒有發展出高度資本主義? 27:52 推薦顧忠華老師的導讀書 30:23 最虔誠的新教徒,如何助長了道德的墮落?... more

25 Sep 2023 · 44 minutes
70. 如何陪伴一個生病的人?|《病非如此:一位人類學家的母女共病絮語》

🔖 本集內容 00:30 陪伴病人,是一門需要學習的功課 03:53 面對病人,我們為何說出傷人的話? 08:16 生病了之後,才終於明白的事 13:02 病人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示弱的美德」 18:37 如何和失智的母親相處? 23:30 上個月回家,我媽跟我說了一個故事…… 27:07 病人需要的,往往只是當下最單純的陪伴 30:23 音樂分享:巴赫《第六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的薩拉邦德舞曲 ... more

11 Sep 2023 · 39 minutes
69.【哲學】如何「道德地」對待動物?|《人性之鏡:動物倫理的歷史與哲學》

🔖 本集內容 00:30 關心動物,不必然要喜歡動物 04:50 效益主義的哲學家,為何最支持黑奴解放? 18:22 吃肉是不道德的嗎?效益主義的觀點 19:46 關於作者錢永祥,以及本書特色 21:12 人和動物不可能平等,但我們可以平等地對待動物的痛苦 23:53 對效益主義的批判:生命的豐富性不應忽略 25:50 生態倫理學的批判:「物種」不重要嗎? 28:07 女性主義的批判:關係和情感,不重要嗎? 33:17 終曲:列維納斯,被一條狗拯救的哲學家... more

28 Aug 2023 · 40 minutes
68.【歷史學】「智障」如何成為一句罵人的話?|《白癡的歷史》

🦉 感謝貓頭鷹出版社贊助播出本集節目。 -- 📖 本集圖書 Simon Jarrett 著,劉卉立譯,《白癡的歷史:18世紀至今世人如何看待智能障礙者》。台北:貓頭鷹。 -- 💡 購書資訊 📗 博客來|https://bit.ly/3ODxPp2 📘 誠品|https://bit.ly/3YDDrnU 📕 金石堂|https://bit.ly/3YyqeMW 📒 TAAZE 讀冊生活|https://bit.ly/45aaO3U 📓 Kobo|https://bit.ly/3OBINLD 📔... more

21 Aug 2023 · 43 minutes
67.【文學理論】創作者會被 AI 取代嗎?|傅柯〈什麼是作者?〉

🔖 本集內容 00:30 如果 AI 已經會創作,創作者的價值在哪裡? 03:51 歷史上的眾多「大作家」,主要工作並非創作 09:56 大眾圖書消費市場,促成了文學明星的崛起 13:38 古代的西方讀者,並不在意文學作品的作者是誰 18:32 作者的名氣,是在最近兩三百年當中才變得很重要 24:15 AI 的興起,會帶來讀者/聽眾的終極解放嗎? 30:26 莫札特的〈D小調安魂曲〉,是莫札特寫的嗎? ... more

31 Jul 2023 · 43 minutes
66.「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這句話,令我非常厭惡|《我的痛苦有名字嗎?》

🔖 本集內容 00:30 性騷擾和性侵害,往往不是單一的事件,而是一種長期的處境 05:00 男人往往無法理解「被性騷擾」是怎樣一種處境(靜靜的故事) 12:23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這句話,令我非常厭惡 15:56 介紹本書《我的痛苦有名字嗎?》與作者河美娜 17:38 為什麼罹患憂鬱症的女性,遠多於男性? 19:17 把憂鬱症看成是「個人化」的病症,忽略了女性集體的處境 26:32 用開玩笑的方式,講述自己被性侵(志恩的故事) 28:20 我恨媽媽,卻又懂她(靜靜的故事) 31:32 因為貧窮,就必須去賣春嗎?(敏知的故事)... more

26 Jun 2023 · 45 minutes
衣櫥裡的讀者
75.【語言學】不同的語言,如何讓我們經驗到不同的世界?|《語言學家看劇時在想什麼?》
衣櫥裡的讀者
Claim your free pod.link
Customize to match your brand
Claim a memorable URL
Add your own Google Analytics
Confirm Ownership

To claim this podcast, you must confirm your ownership via the email address located in your podcast’s RSS feed (clo****@gmail.com). If you cannot access this email, please contact your hosting pro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