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她乡论坛的节目。网站:womenoverseas.com.
她乡论坛里有很多关于神经多样性的讨论,包括ADHD,谱系人士等等。这期的制作人叉子在论坛里发布了自己确诊ADHD的帖子,引起了很多讨论,论坛乡友典典在读到叉子的帖子后意识到很多症状和自己很相似,之后也确诊了ADHD。 这期节目,叉子和典典一起讨论了她们的成长经历,ADHD对于她们的影响,确诊ADHD的经过以及确诊后对生活的变化。 欢迎你来论坛和乡友们一起讨论,探索世界也认识自己🫶🏻。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这期节目不作为任何医学建议,如果有需要,请大家寻求医学帮助。论坛里也有如何寻求医学帮助的建议。 这期节目你会听到: 小时候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怎么开始怀疑自己是ADHD的? 确诊的过程? 确诊之后的反应?有什么很难消化的部分?有什么松了一口气的部分吗? 确诊之后现在对于adhd的态度,在了解什么呢? “坏处”换个角度看就是长处 把adhd当作是一个特点,而不是一个缺点 对自己的态度和方式有改变吗? 对自己更有耐心,用其他人的tips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改变这个建议。 有很多摸索出来的办法,比如与人一起做事情,比如常常轮换做事情的方式等等。 资源链接: Mini ADHD Coach 典典用的测试 ADHD 30 ideas by Barkley 书:Delivered From Distraction: Getting the Most out of Life with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How to... more
祝大家国际妇女节快乐! 本期Coffee Chat,热爱编织的编织新手威士忌邀请到了博士毕业成为全职编织博主的小禾。两位从编织说起,聊了编织、性别、手工劳动、口语语音等等的话题。还可以听到北方人和南方人之间的中文口音碰撞。🤣 不管你是否喜欢编织,相信你都会在这期节目里听到你喜欢的内容。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嘉宾:小禾(小禾唠编织SeedlingStitch ),一位北美织女/工科PhD/双语编织播客Up主(棒针、钩针、缝纫),跟大家分享棒针、钩针等打毛线手工的乐趣与针织慢时尚的周边科普。 【Timestamps】 00:00 Intro 02:00 小禾自我介绍 03:04 小禾从博士转行成为自由职业编织设计师的经历 08:15 工科学术界的权力结构和母系社会的编织界有什么不同 17:20 编织博主在B站和油管的不同体验,难道没有英国女皇音/美国总统音,就不可以自信说英语吗? 22:25 关于自由职业,经济压力,work life balance和时间规划 34:37 女权主义启蒙,用女性主义视角看待在学术界和编织界的经历 42:15 改变厌女观念和对手工劳动的蔑视,织毛衣不是一个“只有女的才去做的事儿”,而是“一个许多厉害的女性从事的行业和爱好”。 48:40 Selfish Knitting?社会的不合理期待与女性内化了的奉献精神 52:29 在什么都可以买到的商业社会,织毛衣是一种”慢时尚“。但消费主义和快时尚在编织界也并非无处可寻 53:45 WAK (We Are Knitters)... more
这期是催不生大会的第二期,第一期请戳这里~ 以下引用叉子的介绍—— “这期我们讲到了: 家长是否真的无条件爱小孩 养育小孩可能会让我们重新回溯自己的童年 我们是遭受到了女性特定的压迫的,怕犯错误的一代。 要保护小孩的自尊心,对自己有肯定,可以去探险。对自己的能力,优势,劣势,有清楚的认知而且接纳。 也不是小孩十八岁,家长就能解放了,还会有兵荒马乱的中年,以及养老是个伪命题。 自己去体验人生,即使做得不好也可以去做,跟自己的inner child的连接。不用在意到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的期待,对自己自信一点。 不生小孩不代表亲密关系有问题,生小孩反而可能是对亲密关系的巨大考验 新生儿夜晚的科普,小孩对大人注意力的影响 高敏感娃 special need,公共教育系统的支持 如何跟父母沟通自己不生育的决定 - 把对幸福的标准和定义告诉他们 承担社会责任不一定是通过养孩子的方式 🎙️主持人 叉子子(播客|网站|【AMA】26岁确诊了ADHD,即使从小很“听话”也可能是ADHD) 嘉宾 ... more
最近一位叫Kat Zhou的亚裔女生在推上分享她在瑞典居住期间受到的歧视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论坛也有乡友发帖讨论了这件事情。我们邀请了几位住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姐妹来讨论和分享她们居住在欧洲的故事。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 主持人/后期: 竹淡刻骨 👩🏻 嘉宾介绍: 鸡蛋仔 德国 4年 干饭人 ... more
最近一位叫Kat Zhou的亚裔女生在推上分享她在瑞典居住期间受到的歧视引起了不少的讨论 ,论坛也有乡友发帖讨论了这件事情。我们邀请了几位住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姐妹来讨论和分享她们居住在欧洲的故事。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 主持人/后期: 竹淡刻骨 👩🏻 嘉宾介绍: 咸菜 英国 8年 涮羊肉 意大利 1年+ 咸鸭蛋 荷兰 3年+ 🎵音乐:Music provided by BGM President - Sweet Home 🧑🏻🎨 封面设计:时计 我们的后期还包括文字稿精选,视频版本。欢迎关注公众号或在各平台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来获取最新内容。 点击阅读完整版文字稿 Timestamps 00:39... more
【⚠️】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国家,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次活动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这期节目是2022年4月她说分享会录音。 4/22是世界地球日,这个月的她说分享会我们请到了三位践行极简生活数年的嘉宾来为我们分享她们的经验和感悟。 这期分享会,我们会分享: 了解什么是极简?什么是零垃圾生活? 极简或零垃圾理念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正向改变? 如何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践行极简/可持续/零垃圾生活? 有娃有宠物的情况下 如何减少消耗/保持整洁? 环保及其相关的生活方式逐渐被企业炒作成时髦标签,借此推广商品,反而加剧了消费主义和资源浪费。要如何区分炒作噱头和真正的环保绿色产品? ---- 👩🏻 主持人: 竹淡刻骨 👩🏻 嘉宾: 小捌:生活在美国加州,姑且混迹在豆瓣,曾输出过关于极简和零垃圾生活方式的内容,每每被叫「博主」都想找个缝钻进去。 2015 年在某女性社区安利月经杯被大V怼,耿耿于怀至今。 树树:坐标加拿大西岸。“极简”生活8年,孩子6岁。高敏感、易纠结、爱整理。 Melody:目前和一只小雪貂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因为2015年大学后搬家的经历开始实践极简生活。 💖 音频后期:Youcita ---- 我们的后期还包括文字稿精选,视频版本。欢迎关注公众号或在各平台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来获取最新内容。 --- 欢迎更多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们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和我们的账号互动,全网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都可以找到我们。 👭🏻WomenSupportWomen👭🏻 网址:Womenoverseas.com 邮箱:womenoverseas.taxiang@gmail.com
【⚠️】本次节目为线下活动现场录音,因此声音质量欠佳,请谅解。 【⚠️】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国家,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次活动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 【活动主题】 乐队是聊流行文化绕不开的话题,听live和音乐创作也是很多人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出活动较为丰富、音乐爱好者聚集的加州湾区,我们请到三位有长期组建乐队经验的乐手来分享她们对音乐的感悟,和乐队的故事,还有现场即兴表演,千万不要错过。 【时间轴】 00:26 嘉宾脱口秀式自我介绍 01:10 Debug乐队,lay comers? 03:46 “听过就是练过”乐队,因为鼓手没有抽到H1B而被迫解散的乐队 04:45 文慧和后顽乐队 07:20 怎么进行个人的音乐创作? 17:10 怎么进行乐队的音乐创作? 25:35 中美乐队的差异 28:28 用Tinder找到了乐队伙伴 31:35 对玩乐队的人的刻板印象?玩乐队的梗? 32:15 “情侣组乐队容易分”“贝斯手不存在” 32:50 “爵士是高雅音乐?”Alice现场按头安利爵士乐 37:05 做乐队的挑战和痛苦 37:20 “寂寞” 41:50 “乐队里的人吵起来了,谁态度比较强硬我就听谁的”(o´・ェ・`o) 42:20 做乐队对生活的改变,life band balance 50:00 身为女性,在作为乐迷以及组建乐队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感受? 59:10... more
最近全球的科技公司都在经历一轮裁员潮。在硅谷某大厂工作的三位朋友一起来聊了她们经历的裁员风波,不管是离开还是留下,裁员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还聊了在大厂上班的体验,探讨了如何看待公司和我们个人身份认同高度绑定的现象,以及工作的意义。【⚠️】因为嘉宾都长期工作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语言是英文,在本期播客的语言表达中会有大量中英文夹杂的情况。介意的朋友请不要点开。欢迎最近被裁员的朋友写邮件给我们,和我们分享你的裁员故事。邮箱:womenoverseas.taxiang@gmail.com . --- Timestamps:00:00 裁员前后,半夜的邮件10:00 裁员后的两周,离开的人很开心,留下的人却很难过23:20 我们在大厂上班的burnout经历,大厂的伤痛大厂买单来治30:30 和大厂的identity高度绑定,一夜之间离开带来剥离的疼痛,以及一些移民伤痛文学38:35 我们的下一步的计划---🙋🏻♀️ 主持、后期:Simona (论坛ID:穿堂风)👩🏻🎓 嘉宾:虾饺,M 🎵 音乐:Be Like a Child - AShamaluevMusic---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和我们的账号互动,全网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都可以找到我们。👭🏻WomenSupportWomen👭🏻网址:Womenoverseas.com论坛最近将注册更改为审核方式,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不需要邀请码就可以注册啦。
欢迎收听她乡电台两周年特别节目,我们的三十岁以及我们和她乡的故事。这是第一次我们三个人(穿堂风,竹淡刻骨,Sophie)坐在一起录播客,一些奇妙的际遇促成了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在这之前的一个月里我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所以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期节目里,我们一起聊了聊最近两个月三人先后进入三十岁的想法和感悟,为了一起过生日三个人第一次长时间相处的感受,以及一起做她乡的这两年以来,她乡对我们各自的生活、个人成长的影响和改变。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能够和她乡,和乡友们一起认真生活,继续成长。---嘉宾们(排名按出场顺序):穿堂风, Sophie,竹淡刻骨制作/主持:穿堂风特别感谢:所有在过年两年里为她乡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爱心的乡友们!---Timeline00:00 — 为什么会坐在一起 对三十岁的期待07:13 她乡三十岁的征文09:06 — 进入三十岁的感受14:45 我们三个人旅行的感受23:55 为什么开始做她乡30:30 建设她乡这两年最大的挑战43:00 一起运营论坛的收获,关于survivor guilt 50:10 对于她乡未来的构想--- 链接:https://womenoverseas.com/t/topic/4382https://womenoverseas.com/t/topic/3670---欢迎更多自我认同为女性和non-binary的朋友加入WomenOverseas她乡论坛,和海内外华人女性/non-binary共同探索广阔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欢迎大家在各个平台和我们的账号互动,全网搜索WomenOverseas她乡,都可以找到我们。👭🏻WomenSupportWomen👭🏻网址:Womenoverseas.com论坛最近将注册更改为审核方式,只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不需要邀请码就可以注册啦。
直接偷懒一下引用叉子写的介绍:“这期我请到了zuzu和时计,来跟我聊聊我们对于自己人生中的生育的观点。这期是上,可能会有中和下!这期我们讲到了生育可能带来的对于自我探索的影响,对于自我空间消失的担心。child care有哪些可能性,childcare到底有多贵又能照顾到小孩多少时间。小朋友跟家长的能量能match到吗。如果没有match到,和小朋友一起探索世界也是一种可能性。对于跟我们有二三十岁代沟的小朋友,到底应该怎么面对。”👩🏻🎓 主持人 叉子子(播客|网站|冥想打卡帖子)👩🏻🎓 嘉宾 Zuzu (论坛ID:Zuzu.draws.creates | 豆瓣|INS|Ko-Fi) 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