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link/1039668127
pod.link copied!
纽约文化沙龙
纽约文化沙龙
纽约文化沙龙

交流让思维更深入,分享使见识更广阔。纽约文化沙龙希望建立一个跨学科、跨背景的交流平台,唤醒你内心深处那份孩童般的好奇,让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使认识的疆域互相拓展。

Listen now on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Overcast
Podcast Addict
Pocket Casts
Castbox
Stitcher
Podbean
iHeartRadio
Player FM
Podcast Republic
Castro
RadioPublic
RSS

Episodes

第一百八十三期:「这里是纽约」非虚构写作分享暨重音年选征集发布

如何写一个比你庞大、复杂、丰富指数级别的世界?如何思考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如何用文字“驯服”它?或者说,如何接受驯服的“不可能性”——在意识到你永远不属于它,它永远不属于你之后,仍然毫无恐惧地继续在其中生活? 欢迎来到纽约。你在这里居住,搭乘地铁经过布鲁克林大桥,开车穿过荷兰隧道,乘坐水上出租去斯塔腾岛;吃过最盛名的犹太熏肉三明治、《欲望都市》里的香蕉布丁、大隐隐于中国城的叉烧包;对夕阳下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世贸中心的剪影渐渐熟视无睹。来到纽约的第__年,它不再让你惊奇。 但如果你知道,1937年12月11日,曾有两头公牛从屠宰场的卡车上逃脱,让川流不息的荷兰隧道堵塞了十分钟;1955年的一个冬夜,张爱玲曾经和尚未前往台湾的胡适在她寄居的YWCA前短暂地聊天;八九十年前,一个叫蒋希曾的激进艺术家曾经拖着行李箱在西村和联合广场间徘徊,试图向路人兜售他自出版的小说……你会不会对这座容纳你的巨兽,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这是一个盲人摸象的游戏:越试图了解纽约,它就变得越庞大,大到无法摸到它的边界;但你会记得它粗糙的皮肤、繁杂的气味……如果你足够冷静、专注,你或许能听到它的心跳。 8月13日,纽约文化沙龙与重音社联合推出一场纽约在地写作讲座。重音社合创人李骄阳、钟娜将带领有意“驯服”纽约的你,梳理关于这座城市的非虚构书写,分享她们的创作经验,并现场发布重音年选纽约故事写作征文主题。 关于重音社: 重音社 (Accent Society) 致力于发掘并分享跨语言、跨地域、跨媒介的新写作,向海外读者介绍华语新锐作者,向中文读者介绍海外写作动态。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服务中英文写作者的孵化、交流、传播平台。每周定期推送作家访谈、作品推荐、英文杂志投稿奖项及驻留机会等。 重音社公众号:Accentsociety (Poster:Nadia) 主讲人:钟娜双语写作者,文学译者,播客主播,文学孵化平台重音社合创人。中英文作品散见《小说界》,《上海文学》,《新京报书评周刊》,《洛杉矶书评》,Lit Hub,The Margins,A Public Space等。纽约小说中心青年作家项目成员,Tin House工作坊成员,长篇节选获Bette Howland奖,New School Chapbook奖等。译有《聊天记录》,《正常人》,《我们所失去的,我们所抛下的》。李骄阳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的诗人和跨媒介艺术创作者。重音社合创人。文字作品散见于Gulf Coast Magazine,3:AM, Blackbox Manifold, Foglifter... more

13 Aug 2023 ·
第一百七十八期:特殊教育与残障权益

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的名句,在面对特殊教育时,开始彰显它的深刻意义——当我们谈论特殊教育时,是否真的能意识到它与残障权益的息息相关,还有主流社会在面对残障议题时往往显露的健全中心主义?残障孩童的生命经验,在医疗跟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与特殊及融合教育的课堂产生强烈碰撞。书本不再是唯一的主宰,身体的一切部位和感官都需要成为知识的来源。特殊教育老师的个人身份和意识形态亦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特教领域以及学生个体。 本期沙龙活动,从NYU本科毕业的电影导演转行拿到纽约州教执的聋重听人老师(Teacher of the Deaf, TOD) 陈伊如,将为大家带来特殊教育101小课堂,分享她在纽约布鲁克林圣弗朗斯西聋人学校的双语工作经验,还有由于学习美国手语而与残障群体产生联结的故事,希望借此能与大家共勉,为一个融合且无障碍的未来社会,努力上下求索。 (Poster:Nadia) 主讲人:陈伊如出生于中国上海,现工作和居住纽约。电影导演,诗人,聋重听人教师(听人)。2019年,伊如毕业于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电影系,辅修心理学和美国手语。2022年,她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聋重听人教育取得了硕士学位。如今,她在纽约圣弗朗西斯聋人学校担任教职。伊如擅长诗意的影像及多媒体创作。她的短片《夏青》入围多伦多亚洲电影节等20余国际电影节,摘得上海酷儿影展评审团大奖等多种奖项。她也曾担任过纽约独立剧院HERE的艺术总监助理,及美国纪录片导演Stephanie Black的个人助理。她与日籍表演艺术家尾竹永子和中国舞蹈家及纪录片导演文慧合作完成长片纪录片《没有规则是我们的规则》。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8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02 Apr 2023 ·
第一百七十七期:我在MET修文物

“文”,错画也;“文物”,铭文之物也;传统“金石学”看重的正是青铜器和石碑上刻载的文字信息。然而,现代语境下的“文物保护”更多以“物”为中心,是一门融合了历史,艺术,科学和匠作经验的综合体系。这个庞大体系里的基层工作者——文物修复工作者,便是“文物”的仆人。 以古琴为例:圣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道分离烙印在儒家的潜意识里。一种看似平平无奇的乐器——古琴,被尊为“圣人之器”。在演奏、收藏和修复古琴的千年传承中,人们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技艺,而这些曾经不言自明的做法,在现代博物馆语境下遇到了质疑和挑战。 文物修复的原则和理念是什么?文物修复工作者如何在博物馆、文化遗产地、考古发掘现场等大型机器里与其它职能协作?在新与旧,中方与西方交流碰撞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从业者,有怎样的趣闻和反思? 本期沙龙活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博士生包嫒迪,将在物质文化和遗产保护学科框架下,以古琴修复为案例,结合其在故宫,大都会博物馆等机构访学工作的经历,与大家共同探讨“文物”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Poster:Nadia) 本次活动由湾区文化沙龙和纽约文化沙龙联合主办,并由湾区文化沙龙提供免费的网络直播。如果您不能亲临现场,欢迎观看直播及在线提问。 主讲人:包嫒迪特拉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博士候选人,大都会博物馆访问学者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7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05 Mar 2023 ·
第一百七十五期:“全球华人”时代的生与死,从创作、媒体、社群与技术的角度

主办者的话: 沙龙的朋友们,久违了!距离上次线下活动已经过去两年七个月十六天了,恍如隔世。疫情期间,大到国际局势、小到柴米油盐,整个世界都在大张旗鼓地、亦或静悄悄地发生着巨变。在过去两年里,全美各地沙龙合作办了许多线上分享;但对各地沙龙来说,建立当地的线下社区始终是最核心的价值——这在疫情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随着纽约市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适逢最近一些新老朋友来访纽约,我们会在未来几周举办几期不同形式的线下活动。本期沙龙,我们非常有幸邀请到了媒体人张洁平和学者周成荫,探讨“全球华人”这个概念在当今意味着什么,技术可以为全球华人在数字世界里的连结做些什么——以此开启“后疫情沙龙”的序幕。 内容介绍: “全球华人”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今天是否仍然成立,一直有很多争议。但它的出现,与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演绎,不同人群因为这一身分的组织与斗争,有其真实的历史脉络。后疫情时代,人们习以为常的“全球”出现断点,许多地方陷入孤绝,重新连通变得困难;“华人”这个身份也在变化的国际政治间产生新的张力。在数字世界里,我们还有重新沟通与连结彼此的意愿与能力吗?从语言、文化、技术和组织的角度,连结者还可以做什么? (Poster:Nadia) 主讲人:张洁平Matters Lab、在场计划及飞地书店创办人周成荫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中东研究学系实践副教授,亚太中心东亚研究所所长,杜克故事实验室负责人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5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17 Sep 2022 ·
第一百七十四期:中国代孕市场田野调查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中国代孕产业处在“灰色地带”是什么概念?代孕产业到底经营的是什么?谁在参与?他们又是如何理解这个“行业”的?代孕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还是有其他周边产业的支持?代孕应该被彻底禁止吗?代孕可以被彻底禁止吗?这些问题不仅困扰大众,也影响着法律、伦理学的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进入田野,考察代孕产业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本次讲座将会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田野调查的分析来理顺这些问题。第一个部分关注的是代孕作为一个“灰色产业”的状况,讨论它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发展,它与其他地下产业之间的关系、与监管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代孕产业的发展之后,我们将在第二部分讨论委托方和代妈的动机,并将其放置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语境中理解。这引出了更加核心的问题,也是代孕最困扰人们的问题——究竟谁才是母亲?代妈是否在出售孩子,而委托父母是否在购买孩子?针对这一点的讨论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试管婴儿技术,将母亲角色拆分成了基因、妊娠、养育三部分,似乎带来了亲属关系认知的混乱,但人们会灵活、有策略利用生物学和文化上的知识,对新型的亲属关系进行解读。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李在洲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生育和性别社会学,现关注中国的商业代孕问题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4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06 Mar 2021 ·
第一百七十三期:如此愤怒,别无选择?——从代孕话题看当下中国女权生态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本次讲座的立论前提是: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一定要回到女权的基点,然后可以看到它原非孤立,而是联系到其他女权者已经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例如:生育所造成的女性不利,以及一些女权者持续讨论的元命题,例如:受剥削女性的无奈 VS 女性的自由选择。因此这一讲座的主张之一是还原代孕议题的面向,并且觉察这一议题在全球交叉性不平等背景下的展现,为生育、母职经验下以及更广泛的女性的身体的解放提出可能的公共性导向,以及由此进一步发展反思与批判的女权对话。 本次讲座也将试图理解代孕现象给中国女权者带来的愤怒,然而这种愤怒或许是今日中国女权备受阻击之时的一种设防?简单来说,是否反对代孕为何成为一些女权者所设的基本甄别题?从这一点出发,将试图探究当下中国女权生态的演变及构成,并提出女权者在这艰难的状态中可能选择的位置。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话题,然而讲者愿意尝试并且决心首先将自己的困惑和挣扎作为一个示例。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吕频女权活动家,女权之声创始主编。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3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20 Feb 2021 ·
第一百七十二期:从配子到孩子谈生殖,从宫里到心理谈健康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在近日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中,无论是“反对一切形式”还是“支持合法化”的声音,都缺乏与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临床医学视角。与中国古代或者西方《圣经》 里提到的“借腹生子”的传统代孕相比,现代代孕融合了成百上千种科学创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医疗技术。在讨论代孕的伦理、人权、法理等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背后的生理和心理知识。 可以说,每一个母亲的安全分娩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诞生,都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生命奇迹。为给这个曲折过程保驾护航的辅助生殖学,包含了哪些要素?这些技术如何调整自然怀孕和妊娠的过程?代孕如何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除了目标家庭“不想”怀孕外,代孕的医学指征(原因)又有哪些? 本次讲座除了基本的科普,更试图以“患者为中心”的视角来检视代孕中各参与人的身理和心理临床结果 (clinical outcome)。经历代孕后,怀孕母亲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是怎么样的?代孕和非代孕的孩子成长发育有哪些不同?目标家庭(包括LGBT家庭)代孕前后的情况又是如何?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有哪些迷思,哪些有可靠的答案,而哪些又尚未知晓,需要进一步研究?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夏沪川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候选人。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2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13 Feb 2021 ·
第一百七十一期:“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我们要如何进入代孕的公共讨论

最近在中文互联网引发热烈讨论的妊娠代孕行为,从1986年首例成功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历史。这项技术直指人类最核心的生殖繁衍行为,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养育后代的模式。关于代孕合法化与商业化的讨论触及到法律、道德、伦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女性,影响广泛、深远。 遗憾的是,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议题,这次讨论浪潮中所呈现的主要是站队式的、口号式的批判,掩盖了问题背后的诸多面相和复杂关联,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些对技术本身的迷思和不切实际的想象。因此,我们策划了这个系列沙龙,邀请了五位学者,从公共讨论、临床医学、女性权益、法律与政治哲学、中国田野调查等角度,为代孕问题提供多方位、深入的探讨。 主讲人的话: “2021年一月,由于明星代孕弃养风波,代孕话题在微博等公共平台引发热烈讨论。其中,#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 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网民的自发发言、官方账号的评论不少都带上了这个tag。在反对声浪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是“剥削”、“女性物化”和“同性恋代孕”。但是,讨论也和现实之间存在割裂,微博上的公众人物稍有支持代孕的嫌疑,就有“社死”风险,但其实在更为私人的群聊、私人对话、家族对话中,这种对代孕的高度警惕和负面观感又似乎不存在。此外,在线下,代孕在中国仍然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可以说,代孕话题虽热,但是讨论的深度尚浅,公共讨论对现实的影响还极为有限。 “当我们提出反对一切形式的代孕这一口号,我们所反对的到底是什么:是技术,是商业,是选择代孕服务,还是成为代孕母亲?在当下的中文互联网上,代孕的公共讨论是在怎样的氛围下展开的?男性在代孕议题中扮演着什么角色?进入关于代孕的公共讨论,除了对女性利益和权利的真诚关切,我们还需要什么?一切怀孕本质上都是代孕吗?我们的反对者在说些什么,他们又为何这样说?本次讲座试图与听众们共同探究这些问题,在我们进一步从医学技术、哲学基础、田野研究、女权主义等方向理解代孕之前,先来理解这个气氛热烈、多种声音冲突碰撞的舆论场。 海报设计:子涵 主讲人:孙金昱伦敦大学学院政治学博士,高校教师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1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06 Feb 2021 ·
第一百七十期:AlphaFold 会改变什么?

2020年11月30日,DeepMind公司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宣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算法 AlphaFold 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上获得巨大突破。在权威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中,AlphaFold 以约 90% 的准确率一骑绝尘,为这个挑战生物学家50多年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解答。 与 AlphaFold 在生物学研究与制药领域激起的强烈反响相比,大众更好奇问题本身以及它将带来的影响:到底什么是蛋白质结构?它和我们熟知的DNA有什么关系?蛋白质结构预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它困难在哪儿?以 AlphaFold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项突破在科研和制药领域意味着什么?它会像 AlphaGo 改变围棋游戏那样改变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吗?它会变革制药业的发展逻辑,改变人类的健康格局吗? 本期沙龙,我们请来两位活跃在结构生物学和制药领域一线的研究者和创业者,谭大治和赖力鹏,向大家普及这些知识,并且通过二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战经验,展望 AlphaFold 会带来什么样的深刻变化。 谭大治说: “蛋白质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物体的必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免疫反应抑或思维活动,蛋白质分子们主导或参与了我们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因而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与蛋白质分子的异常有关,同时绝大多数已有的和正在研发的药物及疗法皆尝试通过纠正这些异常来达到改善以至治愈的目的。相当一部分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即如何获得相关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从而指导我们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药物的设计。 “人体中的蛋白质都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长链分子, 其中所包含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从几十个到几千个不等。在生理条件下,这些残基并非呈线性排列,而是会折叠成高度复杂且动态的三维结构。而许多不同的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又会组合成更加复杂的分子机器来高效而精确地执行其功能。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其结构所决定,其结构是由其组成氨基酸的序列所决定,而氨基酸的序列则是编码于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之中。 “人类通过实验方法解析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历史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X光晶体学是获得蛋白质结构的不二法门。从20世纪80年代起,核磁共振及冷冻电镜也发展成为了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技术。尤其是后者在近十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有成为蛋白质结构学界主流的趋势。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解析了至少17万个蛋白质结构,其中约5万个来自于人体。尽管如此,有相当数量的与人类疾病有关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由于种种原因很难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尝试利用计算方法来预测未知的蛋白质结构。目前传统主流的计算方法一般通过计算基于经典力学或量子力学的原子间作用力以及与已经解析过的类似结构的比对来进行预测。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新一代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呈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而AlphaFold就是这些新方法中的杰出代表。” 赖力鹏说: “对于健康的关注是人类一直持续的话题。目前,药物研发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的挑战。新药发现领域的研究者们进行着各种尝试,希望通过更加理性化、系统化的药物设计方法来提高药物发现的效率。一套更有效的药物设计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药物,另一方面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机会。 “过往,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理性药物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机器学习及其它基于统计的数据分析方法也一直在药物研发,从靶点发现到临床试验的各个环节为科学家提供计算支持。2016年,AlphaGO和李世石的对决把人工智能带入大众的视野。人工智能,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增加和算力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为早期药物发现提供了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使用在包括新分子结构探索,蛋白结构预测,潜在药物分子属性预测等多个环节,有效提升药物早期发现的效率。本次讲座将结合AlphaFold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在新药研发实际项目中如何与其它前沿计算及实验技术协作,提高药物发现效率。同时也希望与大家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从其自身出发,以及从与其它技术协同出发,在未来的新药发现中发挥更大价值的机会和挑战。” 海报设计:Nadia 主讲人:谭大治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博士。研究领域涉及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及计算药物化学。曾在纽约D. E. Shaw Research及波士顿Silicon Therapeutics公司从事计算辅助药物研发。现就职于麻省剑桥市的Reverie Labs公司,主要通过结合人工智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和计算化学进行小分子新药的设计。赖力鹏北京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后。2014年赖力鹏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XtalPi,并于2015年创立晶泰人工智能研发中心XARC,担任负责人,进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带领包括药物设计、算法、工程等在内的多元化团队,通过整合深度学习、数据、计算化学、计算物理方法和云计算资源,加速化学药和生物药的发现、开发与生产。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70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09 Jan 2021 ·
第一百六十九期:美国排华法案中的社会性别、身体和移民筛选

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法案是我们了解美国移民体系衍化和移民政策中制度性的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一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种族和国家为理由排斥移民的法案,由此开启了长达60年(1882-1943年)的排华时期。近年美国针对穆斯林国家、墨西哥移民以及难民移民审查的一些政策理路都与此法案一脉相承。该法案具体的实施过程不仅反映出美国移民机构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运用,同时也折射出在吸纳和排斥移民的过程中美国对于自身国界的想象、文化的塑造以及国家身份的认同与定位。 1882年排华法案以及之后一系列相关的法案禁止中国劳工进入美国,而商人、外交官、学生和教师可以获得豁免身份前往。这一选择性的条款使得对移民的筛选变得尤为重要,而移民的筛选往往离不开对移民身体的审查。此次讲座将会谈到美国移民筛选与审查如何制度化移民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在诸如身高、痣、疤痕位置之类的身体特征中,中国女性的小脚受到移民官的格外关注。尽管中国的缠足文化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精英们唾弃和批判的传统恶俗,但大量的移民档案记录了小脚在当时成为中国移民成功获得豁免身份从而进入美国的手段之一。本次讲座会对以下问题进行分享:为什么在对移民的筛选中身体审查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使得美国移民官倾向于接受这些所谓的象征野蛮落后文化的小脚女性人群?美国人对于缠足的臆测、看法和固有成见如何影响移民局官员执行排华法案?这又与美国主流的白人女性身体文化与时尚有何关联? 海报设计:Nadia 主讲人:何芳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历史学博士,现在NYU Shanghai “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兴趣是美国族裔历史、移民、性别、身体、时尚。官网提供讲义、录音、视频、引用文献等参考资料下载:https://nyshalong.com/event/169转载、引用活动讲义、录音与视频等内容,必须获得主讲人和沙龙授权,同时需注明内容来源为:纽约文化沙龙(www.nyshalong.com)。

19 Dec 2020 ·
纽约文化沙龙
第一百八十三期:「这里是纽约」非虚构写作分享暨重音年选征集发布
纽约文化沙龙